在公安機關破壞的網絡詐騙案件中,大部分都是團伙作案,有些不法分子甚至通過公司的形式從事網絡詐騙。法院接到檢察院發起的公訴后,會開展案件審理工作,按照犯罪分子的責任大小做出判決。那么給網絡詐騙的打工會怎么判?下面我們看看小編的說法。
一、給網絡詐騙的打工會怎么判?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1、如果員工是不知情的,則不構成詐騙罪。
2、如果員工協助進行網絡詐騙,屬于詐騙從犯,按犯案金額和情節確定追究刑事責任。當事人受雇于詐騙主犯,從事網絡詐騙活動,按月領取報酬,是詐騙活動的執行者,屬于共同犯罪中的從犯,應當按照共同犯罪的金融和作用,適用法律減輕處罰。
二、網絡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2、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由此可見,給網絡詐騙公司打工的,如果證實并不知情,則不會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協助從事詐騙活動,則會按照從犯處理。一般來說,針對刑事案件的從犯,法院判刑的時候會考慮從輕處罰。具體到給網絡詐騙的打工會怎么判,還得看其涉案金額及犯罪情節。
經濟詐騙罪判多少年,量刑標準是什么?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2020-11-11事實婚姻能分遺產嗎
2020-12-18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0-12-13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遇到暴力拆遷時應該怎么做
2021-02-04“禁養”來襲,養殖場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