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工傷后,應先向當地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在發生工傷事故后30天內申請,用人單位未按時申請的,勞動者或勞動者親屬、工會可以在發生工傷事故后30天至一年內自行申請。
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醫療終結期滿)后,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工傷職工醫療終結期滿三十日內向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
勞動能力鑒定出傷殘等級后,此時就可以計算出自己可以得到多少工傷補助金。不同的傷殘等級,補助金標準不同;不同地區,補助金標準也不同。其中七至十級工傷職工補助金一般有三種,分別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前一筆在鑒定傷殘后就應當支付,而后兩筆則要等解除勞動合同時才支付。
勞動者計算出自己應得的費用后,就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待遇。如果用人單位有為勞動者購買工傷保險,那么用人單位應協助勞動者向社保機構申領工傷待遇費用。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購買工傷保險,那么用人單位應自行支付勞動者的全部工傷待遇。
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或不足額支付勞動者工傷待遇,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工傷待遇。仲裁委會開庭審理,然后作出裁決。仲裁裁決后,如勞動者對裁決結果滿意,而用人單位仍不履行裁決內容,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勞動者對仲裁裁決結果不滿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后15日內向當地基層人民法院起訴。法院會開庭審理,然后作出判決。如果勞動者對一審判決結果滿意,而用人單位沒有上訴,但也不履行生效判決的話,勞動者可以向該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對基層法院的一審判決結果不服,均可以在收到一審判決后15日內向當地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中級法院一般會開庭審理,然后作出判決或裁定。中級法院的二審判決是終審判決,不能再上訴。如用人單位仍不履行判決內容,勞動者可以向一審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發生工傷后,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或不足額支付勞動者工傷待遇,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用人單位支付相應的工傷待遇。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保險法》等五部法律的決定
2021-01-22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新保險法有沒有規定保險公司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06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1-01-14《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