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程序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你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你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二、相關法律規定(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概念和特征)
時效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持續存在一定時間后即發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仲裁時效是權利人通過申訴程序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保護其勞動權利的有效時限。在規定的期限內,根據權利人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勞動權益予以保護,對義務人應履行義務予以裁決強制履行。如果權利人不主張權利,在申訴時效屆滿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權利人的勞動權益不再加以保護,對義務人的義務,也不再裁決強制履行。
工傷賠償的仲裁時效即是指在已經確認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勞動者的事故傷害經確認為工傷,其在一定的時效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要求工傷賠償的仲裁請求的時效期間。
工傷賠償的仲裁時效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突出特征:第一,從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前提看,必須是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受到了工傷,從其受工傷后的某一時間點開始起算。第二,在仲裁時效超過后權利人所喪失的并非是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權利,權利人仍有權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不過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不再保護其權利;第三,工傷賠償仲裁時效具有強制性,法律關于仲裁時效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范,當事人不得協議排除對仲裁時效的適用,也不得協議變更仲裁時效的期間;第四,工傷賠償仲裁時效具有特殊性,即是指工傷賠償仲裁時效不同于其他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時效,其起算點有所不同。
所謂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總覺得是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基于這個原因,我們國家以及全球的其他國家才會如此注重勞動的保護吧!工傷是在勞動場合最容易發生的事,是最常見的。我國相關法律是比較全面的。但若想真正起到保護勞動人民,還需勞動人民自身的自覺性。若對此還有想要了解的,請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多子女家庭財產繼承怎么分配呢
2020-12-24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保險期間和保證領取年限
2020-12-07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規劃公示后多久動遷
2020-12-10如何理解確認之訴
2021-03-14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是如何補償的
2021-01-02拆遷補償比例怎么計算
2021-01-20房屋土地征收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