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是多少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這一條規定說明,對違法行為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給予行政處罰的有效期限為兩年,超過兩年發現的,不得對違法行為進行行政處罰。但是,土地違法行為由于歷史的、管理上的原因,或者由于這種不動產自身特定因素,往往會發生在發現其違法行為時已超過兩年的情況。能否就此認為違法占地行為只要在兩年內未被發現就不能追究,就變成合法了呢?對此,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曾征求過最高人民法院意見。最高人民法院經研究并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意見后,本著從緋護國家、集體利益,有利于保護土地資源和制裁土地違法行為的原則出發,將土地違法行為這類案件作為一種特例來對待,于1998年5月4日作出函復,決定即對非法占用土地的違法行為,在未恢復原狀之前,應視為具有繼續狀態,其行政處罰的追討時效,應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從違法行為終了之日起汁算(以下稱繼續狀態終止起計算);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是否具有連續或繼續狀態,應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其他土地違法行為
(一)依法應當將耕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而不劃入,經責令限期改正而拒不改正的;
(二)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
(三)依法應當對土地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而不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提出行政處分建議的;
(四)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擅自同意減少、免除、緩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濫用職權的;
(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不依照土地管理的規定,辦理土地登記、頒發土地證書,或者在土地調查、建設用地報批中,虛報、瞞報、偽造數據以及擅自更改土地權屬、地類和面積等濫用職權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土地違法行為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是多少”。正因為土地的重要性,所以我國法律制定了一些關于土地管理的法律,我們作為國家的一份子,要按照法律規定使用土地。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3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法定受益人的順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07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棚戶區拆遷與城中村拆遷,補償都有哪些區別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