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詐騙就隱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讓人們防不勝防。雖然國家政府經常通過新聞媒體等渠道來宣導如何預防,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誤入詐騙的漩渦,導致傾家蕩產。為了保護好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警方已經加大網絡詐騙的查處力度。那么,浙江網絡詐騙案件2018怎么處罰,有哪些立案標準?請看下文。
一、浙江網絡詐騙案件2020怎么處罰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二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未經處理,詐騙數額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二、浙江網絡詐騙立案標準
網絡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1、2000-5000元,達到詐騙罪標準。
2、數額較小,沒有達到2000元,尚不構成詐騙罪,但是違反社會治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處5~15日拘留,可并處1000元以下罰款。但如果詐騙行為累計數額超過2000-5000,就可以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了。
三、網絡詐騙犯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
2、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3、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網絡詐騙犯罪十分隱蔽,詐騙手法也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這就導致案件屢屢發生,難以捕捉。按照浙江網絡詐騙案件2018的處罰規則,若抓到了犯罪嫌疑人,該嫌疑人將會受到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罰金的處罰。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提高防范,謹慎上網,勿要輕易在網上泄露個人隱私。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微信詐騙被抓會有什么后果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品侵權商標人有責任嗎
2020-11-08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多長時間
2021-01-15輕傷公安機關能撤案嗎
2020-11-22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不寫離婚協議能離婚嗎
2020-12-31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工傷醫療待遇是什么
2021-02-06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在商場受傷了十級傷殘怎么辦
2021-02-08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