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式的金融業務模式,和我們以往傳統的金融行業相比,它通過互聯網網絡的先進科技技術使得金融行業在安全性,資金融通等方面更加完善,但是在這個新興的金融市場中也有不少非法份子打著互聯網金融的旗號來招搖撞騙,坑害老百姓。
第一個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家喻戶曉的一種對投資詐騙的稱呼,龐氏騙局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熟知的拆東補西,空手套狼。簡言之就是利用新進來的人的錢來向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部分人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以制造賺錢的假象,繼續騙取更多的人進來,獲得更多的錢。之前我們熟知的“e租寶”“錢寶網”等網絡平臺,對外說自己年化收益率達40%~60%,公開向公眾吸納巨額的資金,導致很多家庭損失慘重。
第二個是虛擬貨幣。之前涉案16億元的維卡幣,就是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名,謊稱我們可以實現高額返利,騙取眾多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而騙取巨額金錢。拉克幣、DVG幣、白川幣、麥格幣、行星幣、水土幣等山寨虛擬貨幣被公開曝光。
第三個是消費金融套現。電子支付在我國越來越平常化,普及,知名網購平臺網站都或多或少的提供各種消費貸,消費者開通后,可以憑信用貸款用于網購,如花唄、白條。花唄套現已然形成了非法產業鏈:由底層的騙家詐騙,上面的中介,負責票據和通知高層處理貨品,再由高層執行將貨品處理變錢。所以現在網絡上出現各種此類非法中介,提供各種平臺的套利非法業務,依靠各種虛假網上交易或在獲取一些電子票據,把消費者的貸款額度轉換為現金,并收取高額的勞務費。
第四套路貸。“套路貸”假借“借款”名義,其實就是非法占有被害人財物的犯罪行為。高利貸出借人把錢借給借款人,要對方必須按約定支付高額利息,以及返還本金,其實目的是為了獲取借款人被害人的房產等重要財產。“套路貸”其實就是披著民間借貸的外皮,實則為詐騙之實的惡劣的犯罪行為。此類犯罪,合作作案,各種虛假訴訟,威脅,誆騙。導致借款人不管不還。
P2P網絡借貸平臺法律風險有哪些
民間借貸與投資的區別
民間借貸糾紛(代理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委托合同和代理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6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公司不分利潤股東能退股嗎
2020-12-15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判定為同一商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8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限制民事行為人消費行為是否可撤銷
2020-12-17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