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刑的概念
減刑,是指對原判刑期適當減輕的一種刑法執行活動。狹義的減刑是指依法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廣義的減刑是指凡受刑事處罰的人,在具備法定的減刑情節時,由負責執行刑罰的機關報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減輕原判刑罰的刑事司法活動,不僅包括狹義減刑的范圍,還涵蓋了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罰金、緩刑及因主刑減刑后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減刑。
2014年2月中央政法委規定,職務犯罪等三類罪犯判死緩入獄后,減刑后的最低刑期不少于22年。
二、刑法修正案九減刑的相關內容
《刑法修正案九》將《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修改為:“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并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胺傅谝豢钭?,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將刑法第三百九十條修改為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限制減刑的條件
(一)對象條件
減刑只適用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說明減刑的適用對象,只有刑罰種類的限制,而沒有刑期長短和犯罪性質的限制。只要是被判處上述四種刑罰之一的犯罪分子,無論其犯罪行為是故意犯罪還是過失犯罪,是重罪還是輕罪,是危害國家安全罪還是其他刑事犯罪,如果具備了法定的減刑條件,都可以減刑。
(二)實質條件
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將有悔改或立功表現作為減刑的實質條件,體現了刑法設立減刑制度的宗旨,即通過肯定受刑人已有的改造成績,激勵其繼續努力改造,逐步減少以至消除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使其不再危害社會。受刑人的人身危險性是否減少以至消除,重要的標志是其在刑罰執行期間是否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因此,我國刑法將其作為減刑實質條件的原因。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減刑可以分為可以減刑與應當減刑兩種情況,前者是相對減刑,后者是絕對減刑,現分述如下:
1、相對減刑的實質條件
相對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因此,相對減刑具有兩種實質條件:一是悔改表現。根據1997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1項的規定,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認罪伏法;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積極參加勞動,完成生產任務。二是立功表現。這里的立功表現,根據前引司法解釋第1條第2項的規定,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揭發、檢舉監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
(2)阻止他人犯罪活動的;
(3)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
(4)在搶險救災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積極的;
(5)有其他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突出事跡的。應當指出,悔改和立功通常是相通的。確有悔改的犯罪人往往通過改造,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犯罪行為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并且發自內心感到愧疚,總想將功補過。但是,受刑人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立功具有一定的機遇性,因此立功與悔改也并不一致。換言之,悔改的受刑人未必有立功表現,有立功表現受刑人也未必就一定悔改。在現實生活中,某些受刑人未必對自己所犯罪行的認識達到悔罪的程度,但基于其尚未泯滅的良知,在關鍵時刻往往會出人意料地挺身而出,為保護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舍生忘死。對此,亦應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予以裁量減刑。因此,對于相對減刑來說,悔改和立功并不要求同時具備,具備其中之一就可以減刑。
2、絕對減刑的實質條件
絕對減刑的實質條件是指在刑罰執行期間,受刑人具有重大立功表現。根據刑法第78條的規定,重大立功表現主要是指: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間,發現他人正在進行重大犯罪活動而予以制止。
(2)檢舉監獄內外重大犯罪活動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間,發現他人在監獄內正在進行重大犯罪活動而予以告發或者獲知他人在監獄外有重大犯罪活動的線索而予以揭發。
(3)有發明創造或者重大技術革新的,即受刑人學有專長,在服刑期間認真鉆研科學技術,有發明創造或者重要技術革新。
(4)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即犯罪人在他人的人身遭受嚴重危險的情況下,奮不顧身,搶救他人。
(5)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即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的緊要關頭,受刑人積極投入救災搶險,表現突出。
(6)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的,這是一個空白規定,以容納前五項所未能包括之事項。只有與前五項情形相當者,才能視為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而應當減刑。
(三)限度條件
減刑必須要有一定的限度,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1)維護原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
減刑是在肯定和承認原判刑罰的正確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在行刑過程中根據受刑人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現而對刑罰所作的一種變更。因此,減刑不同于改判,它要維持原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否則有損于法律適用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2)報應因素。
原判刑罰是根據犯罪事實及犯罪情節裁量的結果,體現了刑罰的報應性。只有刑罰執行一定的期限,這種刑罰的報應性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減刑的限度表明報應性對行刑活動的制約。
(3)威懾因素。
刑罰的一般預防與個別預防的雙重目的具有統一性,但在不同的刑事法律階段有所側重。在行刑階段,應當重點考慮個別預防,注意根據受刑人的人身危險性的消減而及時地調整刑罰。與此同時,又不能完全忽視一般預防,如果減刑沒有限度,勢必降低刑罰的威懾力,減弱一般預防效果。綜上所述,對減刑設置一定的限度條件是完全必要的。根據我國刑法第78條第2款的規定,減刑以后實際執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減刑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刑種的變更,例如將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二是刑期的變更,例如有期徒刑本身刑期的縮短。除無期徒刑的限度是實際執行10年以外,其他刑罰的限度采用的是比例制,即實際執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減刑限度的比例制,使原判刑期與實際執行的刑期成正比例關系,體現了刑罰的公正性。
綜上所述,刑法修正案九對減刑做出了相關的規定,在進行減刑的時候,犯罪分子需要滿足受刑人在刑罰執行過程中確有悔改或立功表現。而且,在進行減刑的時候,是存在一定的限度的,不可以隨意減刑。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歡迎咨詢我們律霸網網站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不起訴的條件
2020-12-19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冒領低保金多少付刑事責任
2021-02-1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