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的海事法的內容,大家聽說過,但是對于具體的內容,了解的人不多,但是能夠詳細知道內容的人就非常的少了,海事法涉及到的海事問題,是為海事法院處理和解決海事問題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并且海事法的內容也是嚴謹的,需要所有人都嚴格遵守,但是具體的內容如何,可以到本文進行一番了解。
一、海事法的含義是什么
根據“海事法”的這一概念,我們把屬于“海商法”調整范圍中的船舶碰撞、海難救助、船舶殘骸清除、船舶污染海洋環境、共同海損、海上人身傷亡損害賠償、海事索賠責任限制界定為“海事法”的范圍。同時,國家海事主管機關對海損事故的行政調查和處理,與這些海損事故產生的民事法律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有必要納入海事法范疇加以分析和研究。
在英國,有學者將海商法(maritime Law)的組成分為海上運輸法(law of carriage by sea)、海上保險法(law of marine insurance)和海事法(admiralty law)。按照這種區分方法,海事法是海商法中除海上運輸法和海上保險法之外的其他內容的總稱。在美國,admiralty,admiralty law與maritime law通常作為同義詞使用,是指“制約海商和海上航行、海上人員和財產運輸,以及一般意義上的海上事務的法律的整體;制約水上商務中產生的合同、侵權和工人賠償請求的規則”。但也有觀點認為,“maritime"一詞是指“海的或者與海有關的”,“maritime law”是指“有關海洋資源的利用、海上商務和航行的法律、規則、法律概念和程序的整體;“admiralty law,,的含義一方面比“maritime law”窄,因為它僅指海上航行與航運的私法,另一方面又比"maritime law”的含義寬,因為它既適用于海域,又適用于內陸水域。
在我國,也有學者認為,“海事法”是“海商法”的同名詞,并認為在當代,“海事法”稱謂比“海商法”更確切。這是因為,“海商法”二詞形成于航運發展早期商航一體”,又稱“船貨一家”的年代,即船舶所有人在裝貨港購買商品,作為貨物裝于其自有的船舶上,運輸至卸貨港銷售,以賺取商品買賣的商業利潤,船舶只是其實現商品買賣的運輸工具,即船舶所有人從事的是商業活動。自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西歐完成了產業革命,推動了國際貿易和航運的發展,“商航一體”逐漸解體,出現了“商航分家”,又稱“船貨分家”,即船舶所有人不再從事商品流通領域的貨物買賣,其船舶運輸他人的貨物,賺取的是運費而非商品買賣的商業利潤。至此,船舶所有人實現的只是商品在流通領域中的位移,這種活動被認為是生產活動,或者說是生產過程在流通過程內的繼續。從而,“海商法”一詞的“商”字 已不能適應船舶所有人從事的活動的性質從商業活動到生產活動的轉化。因此,有學者認為,現代海商法已不再調整商業性活動,“海商法”的名稱也應正名為“海事法”。
二、海事法和海商法的區別在哪
1、“海商”與“海事”:兩個不應混淆的概念
中國幾千年“重農抑商”,忽視海上貿易的傳承,缺乏“海商”、“海事”概念產生的土壤。應當說,隨著清末西方列強的海上侵略活動,這兩個外來詞才進入中國人的視野,并被舶來成為商法的用語。但在當時是何人在何文獻中,首先創造出“海商法”這一詞匯,已無從考證。1913年的《商法海商法表解》,應屬較早的以“海商法”命名的專著代表之一。
追根溯源,“海商”與“海事”的詞語起源,應當與兩個英文詞“maritime”和“admiralty”的翻譯密切相關。從英文語源考察“maritime”和“admiralty”略有不同。“admiralty”一詞出現于英國的14世紀,最初用于海軍將領的職銜,后來用于指代由海軍機構演變而來的海事法院;“admiraltylaw”則指海事法院適用的,主要與航海和航運有關的法律。“maritime”一詞出現得更早,泛指海上的或與海相關的一切事物;“maritimelaw”則指與海相關的一切法律。在英語類國家,“maritimelaw”或“admiraltylaw”,均指調整海上運輸關系的法律,即我們所說的海商法,也有人將“maritimeandadmiraltylaw”作為一個集合性的專門術語使用。
按照我國海商法學界的習慣,通常將“admiralty”譯為“海事”,將“maritime”譯為“海商”。雖然兩詞在英語國家的含義已經基本等同,但作為中譯詞,從中文的語意考察,“海商”與“海事”在融入中國自主化語境的過程中,其字面含義以及在中國法律體系中的用語解釋,卻衍生出了自己獨特的內涵。最典型的就是對兩個詞所做的狹義和廣義的理解。
所謂狹義的“海事”,通常指造成航海財產損失或人身傷亡的事故,包括船舶碰撞、海難救助、殘骸打撈、共同海損等;而廣義的“海事”,則泛指與海有關的活動。狹義的“海商”,一般是指與海相關的商業活動,如海上貨物運輸及旅客運輸、船舶租賃、海上保險等;廣義的“海商”則是指與海上運輸或船舶有關的活動,側重于商業行為,但不限于商業范疇。人們在使用這兩個詞的時候,根據特定的情形,取其特定的含義。
然而,當“海事”、“海商”與其他詞語組合后,其廣義或狹義的內涵則要靠分析其特定的語言環境或特殊的規定性來把握。比如“海商法”一詞,它指的是作為法典的專門法律。盡管各國的海商法在體系和內容上不盡相同,但基本內容是相對確定的。如果僅從狹義的“海商”概念理解,顯然不能涵蓋其全部,因為其中含有狹義“海事”的內容。而廣義的“海商”概念,盡管突破了商業的范疇,也不能準確地界定,因為其中仍依稀可見海事法的影子,關于船舶管理方面的行政性規定便是例證。所以,約定俗成基礎上形成的“海商法”這一法律概念,在包含了狹義“海商”和狹義“海事”概念的同時,也有廣義“海商”和廣義“海事”的部分內涵。又如“海事法院”一詞,我們不僅要從其字面含義來研究,也要從其特殊規定性的角度審視。因為海事法院所指的是專門的司法機構,其職責、受理案件的范圍等內容決定了“海事法院”一詞的內涵和外延的規定性。這里的“海事”決非狹義的“海事”或“海商”,也不是廣義的“海事”或“海商”所能準確解釋的。我們只有從其受理案件范圍的特殊規定性中,理解其中所含的并非全部的廣義“海事”或廣義“海商”的內容。因為其受案范圍中的海事行政案件、申請認定海上或者通海水域財產無主的案件[5]等內容,是不能簡單地用海事或海商的概念來解釋的,而海事法院內部的“海事審判庭”和“海商審判庭”,是以其狹義內涵概括的內設機構名稱,用以區別不同部門的職責劃分。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狹義的“海商”與“海事”概念界定得比較清楚,而廣義的“海商”與“海事”概念盡管有所區別,但總體上含義接近。這兩個詞組成的新詞組的含義,則要視具體的語境等來判斷。只有從這些具體應用出發來理解“海商”與“海事”兩個概念的含義,才不至于帶來不必要的困惑。
2、“海商法”還是“海事法”:一個需要厘清的問題
盡管各國法律體系和立法體例不同,但主要航運國家以法典的形式制定海商法是基本相同的。因此,一般意義上,海商法是專指以法典形式存在的法律,是法律的一個部門。海事法不是法典的名稱,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是一類法律的總和或者概括。海事法到底包括哪些法律是一個討論中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海事法是調整船舶在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發生的事故造成的船舶、其他財產損失和(或)人員傷亡的損害賠償、損失分攤等的特定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持此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應將海事法的內容限定在船舶碰撞、海難救助、船舶殘骸清除、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等與海上事故有關的法律規定,并且認為國家海事主管機關對海損事故的行政調查和處理,與這些海損事故產生的民事法律制度有著密切的聯系,應一并納入海事法范疇,因而“海事法”是廣義“海商法”的組成部分,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也有人認為海事法是一個大的概念,泛指處理海上發生的各種行為引起的行政的和民事的法律規范。《海商法》作為一部法典,是海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顯然,學者們對海事法也存在著廣義和狹義的理解與劃分。
需要厘清的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漢字的簡單組合,而是內涵和外延的體現方式。海商法和海事法是兩個獨立和不同的概念,相互之間沒有包容與被包容的關系,也不存在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形。因為海商法是一部現行的法律,而海事法是學者研究問題時將部分現行法律的歸類。海事法中包含多部法律,甚至包括行政法規。其中任何一部法律或者法規都不能被稱之為海事法,只能在一定條件下被歸結在海事法的體系內。混淆了海商法和海事法的區別,實際上是混淆了法律部門和法學研究中對法律的分類。
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對于海事法的有關內容都有了一定了解,海事法律的內容全面完整,涉及到各個方面,防止海事糾紛的發生,同時也為海事糾紛和矛盾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依據。如果大家在遇到海事訴訟的時候,那么就可以嚴格按照法律依據進行解決了,因此大家也要抽出時間來。
我國海事海商法目的港棄貨怎么處理?
海事法院與涉外案件的專屬管轄
海商法和海事法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法學學士學位,上海律師協會會員。自執業以來,專注律師實務及法律研究,致力于經濟糾紛、公司企業、損害賠償、婚姻繼承等民商事領域的訴訟、仲裁,非訴法律顧問、風險防范等法律服務。秉承“遵法、敬業、誠信、高效”的執業理念,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在交通事故、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動拆遷、勞動人事等常態法律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及豐富的辦案經驗。楊麗娟律師執業以來成功辦理數百起訴訟、仲裁及非訴案件,為大中型企業及個人提供過大量法律顧問服務及專項法律服務。全面準確提供法律分析及解決方案,善于解決復雜疑難案件。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立案標準
2020-11-13土地交換合同范本
2020-11-20治安處罰會影響政審嗎
2020-12-17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質押登記是否可以過后補充登記
2021-03-10支票有效期
2021-01-06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