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遷方不履行拆遷協議,怎么辦?
一方拒絕履行的,另一方有權申請行政復議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但征收補償協議與我們平日見到的合同有所不同,拆遷方與老百姓達成的不是普通的民事合同關系。因為兩者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主體,征收補償協議屬于行政合同,因此當征收補償協議產生糾紛時不能采用民事協議的方式來尋求救濟,應當提起的是行政訴訟。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的規定,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的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也有規定,征收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征收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二、違法拆遷的處罰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81條規定,第八十二條 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通過出讓、轉讓使用權或者出租等方式用于非農業建設,或者違反本法規定,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出讓、出租等方式交由單位或者個人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73條規定:
第七十四條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28條規定:
“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期徒刑,并處非法轉讓、例賣土地使用權價額5%以上20%以下罰金。”
拆遷方不履行協議的這種狀況可能體現在沒有按照約定如實的撥付拆遷補償款,或者也沒有對被拆遷戶進行妥善的安置。諸如此類的情形,協議的履行是相互的,在對方不遵守拆遷協議的情況下,作為被拆遷戶來講也沒有必要多么積極的去配合政府部門的拆遷工作。
房屋拆遷協議應該注意哪些?
拆遷協議簽完多久拿到錢
遇到暴力拆遷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農村土地流轉最新補償標準
2021-01-20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檢察院認為監管場所理意見不當如何處理
2021-02-04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什么是婚姻自由原則
2020-12-01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被迫簽訂有欺詐性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05不可抗力給退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27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購房要注意的知識有哪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