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十級傷殘法庭辯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第十九條 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第二十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一條 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傷殘的法庭辯論需要自己積極的了解有關的法律條例,如果自己不清楚具體的問題,就會導致自己權益的損失,自己需要學會合理的運用有關法律知識,這樣有關當事人的利益就會有著法律上的重要基礎,但是在事情的處理上需要自己的結合實際進行分析減少失誤。
革命傷殘軍人最新政策是怎樣的
工傷傷殘鑒定期限是多久
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為11元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黑龍江郭金貴律師事務所簡介 黑龍江郭金貴律師事務所是由郭金貴律師于2014年1月創辦成立的個人律師事務所,郭金貴律師個性沉穩,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律師團隊均為實干敬業、業務精通的資深律師,都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和實戰能力。辦公場所位于紅崗區中心村紅崗法院對面綜合樓。 律所成立以來,成功代理承辦了多起高端民商事訴訟、仲裁案件,重特大刑事辯護案件和疑難復雜案件,并同時為多家公司、企業提供常年法律顧問和專項法律顧問,在常年的辦案實踐中積累了豐富辦案經驗。對每一起客戶委托的法律事務,無論項目金額大小,都會用心、細心、全心地去分析、去研究,精心研究具有建設性、可操作性的爭議、糾紛預防方案,設計制定最適合客戶的訴訟爭議解決方案或辦案方略,從而實現客戶利益的最大化,是當事人維權最值得信賴的律師事務所。本所擅長代理民商事訴訟、仲裁案件、公司綜合類業務、企業法律顧問、工傷、交通事故、人身損害侵權賠償和刑事辯護等案件。在執行案件風險代理和民商事仲裁案件代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專業優勢。 我們秉承團隊合作,精誠團結的工作模式,對于接受委托的項目和案件我們將組團
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實習期間下班后摔倒,誰的責任
2021-01-06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