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期滿后犯罪算不算累犯的相關法律規定:
對于前罪是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同時宣告緩刑的,緩刑期滿后又犯應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能否對其認定為累犯?對此法無明文規定,司法實踐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刑法第76條規定,在緩刑考驗期內,只要犯罪分子未發生刑法第77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這就意味著刑罰沒有執行,自然不符合累犯制度所規定的“原判刑罰執行完畢”這一要求,故不能構成累犯,筆者認為,緩刑考驗期滿5年內再故意犯罪,應構成累犯,其理由:緩刑不再執行的含義緩刑是一項特殊刑罰制度。
緩刑是人民法院在審判刑事案件中,必須執行的量刑規則,對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情形時,就可以宣告緩刑。因此,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寬泛的監督、考察管理,是對“緩刑”的執行。緩刑期滿即是對犯罪分子緩刑的“執行”完畢,從而決定原判刑罰是“執行”還是“不再執行”。如果確定“原判刑罰不再執行”,此時的“不再執行”不是指原罪不構成的不再執行,而是指已經構成犯罪,因為在緩刑考驗期限內未違反刑法第77條的規定,而法律推定其已經接受了教育改造,達到了刑法的目的,不再需要再執行原判刑罰。故此時的“不再執行”實際是通過“緩刑的執行”已經得到了執行,是一種實質意義上的“執行完畢”的執行,與累犯制度所規定的“刑罰執行完畢”的本質是一致的。緩刑不是獨立刑種緩刑的性質不是免除刑罰,而是具有國家強制力、具有刑罰性質的一項刑罰制度,是將犯罪人放在自由狀態中進行監督、改造。刑法中的“刑罰執行”,是指對犯罪分子所判處的刑罰的具體運用,而緩刑是刑罰具體運用的一種方式。因此,緩刑考驗期滿,就應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符合累犯構成要件。緩刑的決定性條件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在認定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僅僅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的一種客觀可能性的推斷,可能性并非現實性。事實上,近年來緩刑期滿后又犯罪的現象逐年上升。如果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緩刑考驗期滿,不再執行原判刑罰后,5年內又因故意犯罪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則說明該犯罪分子對前罪無悔改的誠意,未認真改造自己,主觀惡性較深。
綜上所述,法律應規定對判處有期徒刑同時宣告緩刑的罪犯,緩刑考驗期滿后5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應以累犯從重處罰。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損害賠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1-08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是什么
2021-03-16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