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著我們城市化的建設越來越迅速,也越來越多的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為國有土地。對于村集體所有的征地補償金的補償問題以及相關的分配問題也稱為了大家所關注的重要對象。依據我國的《土地管理法》所明確的規定,對于村集體所有的征地補償金詳細的說明。
一、村集體所有的征地補償金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賴以生存的重要的物質基礎和生產資料。國家征用土地,應該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這種補償是國家確定了標準的一種經濟補償,并不隨著土地征用后的用途的改變而改變,這是征地補償的基本指導思想。我國的土地不允許買賣,因而這種補償并不是國家對征用土地支付的對價。 征地的補償費是指征用集體所有的土地時,對集體經濟組織的補償。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被征用土地附著物補償費。征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6至10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每一個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4至6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用土地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國家征用集體土地的基本原則是,至少維持被征用土地上的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考慮到這一點,我國在對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作出規定時,又同時作出了補充,即在按規定的一般標準支付了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8)[19981227] 第二十五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相關資料: 部門規章2篇 地方法規25篇 裁判文書6篇 相關論文7篇 實務指南)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相關資料: 地方法規7篇 裁判文書7篇 相關論文2篇 實務指南) 國土資源部關于發布《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的通知[19990302] 第十九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0日內,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范圍內,公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內容。 公告期滿,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范圍內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應當符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向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支付土地補償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并落實需要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途徑。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征用土地公告辦法[20011022] 第一條為規范征用土地公告工作,保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經濟建設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辦法。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二條征用土地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適用本辦法。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三條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應當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其中,征用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四條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五條征用土地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
(二)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
(三)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
(四)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六條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有關市、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相關資料: 實務指南) 第七條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通過上文的閱讀,我們了解到村集體所有的征地補償金的具體補償情況以及怎么分配村集體所有的征地補償金。被征收地農村集體要根據相應的程序手續,在該村所屬的鎮省機構辦理補償手續,在通知到的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簽訂相應的手續后,可根據土地法所規定的部門領取相應的補償金額。
征地拆遷補償核算公式有哪些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被行政拘會被處分嗎
2021-02-08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反擔保合同必須三方簽字嗎
2021-03-12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