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交通事故后準備私了的應當如何賠償?
發生交通事故后準備私聊的應當按照實際的損失找保險公司賠償即可。
1、如果是同等責任,可選擇各賠各,即自己找自己的保險公司進行索賠(這種需要雙方保險公司達成共識才可以),這種處理適合雙方損傷差不多的情況。或者保險公司互賠(即本車由對方車的保險公司理賠),也是適合雙方損傷差不多的情況。復雜一點的就是,自己保險公司賠50%,對方賠50%。資料的話就只是發票需要開兩張,均分維修費,其他一樣(一般是雙方損傷相差較大的情況)。
2、主次責任與同等責任差不多,只是不能各自賠付或者互賠(除非保險公司能達成協議),按責任比例進行賠付,發票一樣按比例開兩張。
3、全責,這是比較好處理的一種情況,以上兩點都是需要報各自的保險公司。這種情況只需要全責方報保險就可以了,三責的所有損傷都由全責方理賠。三責無損,提供交強險的復印件就可以了。
4、單方事故,這種情況可以不報交警(小事故,不影響道路安全),直接報保險公司即可。
5、出現人員傷亡,賠付也與上面的差不多,超過交強險部分,由三責險賠付。(需提供醫療發票,進口藥不賠付)
附:理賠資料——本車保單復印件、駕駛證(報案人的)、行駛證復印件、被保險人身份證、銀行卡或存折復印件、事故認定書或者保險公司現場查勘單、維修發票、保險公司定損單。
如存在三者車,三者資料包括:交強險復印件、事故認定書或者保險公司現場查勘單、保險公司定損單和維修發票。(如果三者無損,還是要提供交強險的復印件和事故認定書或者保險公司現場查勘單
以上介紹的是買全保的情況,如果有的險種沒買,則會相應扣除那部分的賠款
(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二)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后,立即撤離現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進行協商。
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生財產損失事故,基本事實及成因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
如何自行處理交通事故
當事人對可以自行協商解決、無須報警的交通事故,可按以下方式解決:
(一)各方當事人對交通事故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基本事實清楚的,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二)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時,應立即將事故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設置警告標志,夜間還須開啟示寬燈和尾燈。在高速公路上,移至就近的服務區、應急車道內或者硬路肩上;在城市快速路上,移至就近的應急車道內或者輔路的非機動車道內;在其他道路上,移至就近的非機動車道或者人行道上。
(三)填寫《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交通事故協議書》,沒有《協議書》的,也可以采取文字記錄的方式,將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機動車駕駛證號、聯系方式、機動車牌號、保險憑證號、交通事故形態、碰撞部位、賠償責任人等內容記錄下來,各方當事人簽字后,共同到責任方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
(四)當事人對損害賠償有爭議,可以共同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綜上所述,交通事故中很多都是比較輕微且當事人又不想太麻煩經過交警的程序而耽誤時間,就會直接私下商議好關于賠償的事情之后就解決糾紛的,但是賠償的問題一般都是需要讓當事人直接聯系保險公司的,經過保險公司的理賠之后通常就不需要當事人出錢了。
交通事故報案期限是多久,處理時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適用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年檢手續是什么
2021-03-05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完成
2021-03-06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如何確定競業限制的范圍
2021-01-09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什么是老賴
2021-01-09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包工頭在工地傷亡怎么賠償
2020-12-02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法解釋二的出臺,對司法實踐更具有操作性了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