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種是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機動車一方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主要責任的,承擔80%的賠償責任;
(3)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同等責任的,承擔60%的賠償責任;
(4)機動車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負次要責任的,承擔40%的賠償責任;
(5)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10%的賠償責任;
(6)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在禁止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責任的,承擔5%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與處于靜止狀態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無交通事故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機動車方在該車應當投保的最低保險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對超過最低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第一款的規定賠償。
2、第二種是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
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1)負事故全部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2)負主要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3)負同等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4)負次要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5)無責任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屬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無責任的,應根據《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視具體情況確定雙方的賠償責任;
(7)屬于不能認定事故責任的,雙方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鑒于交通事故可能發生在不同主體之間,因而即使經過交警的認定,確認一方需要負次要責任,而另一方需要承擔全部責任,但實際最終承擔的賠償比例也是不一樣的。根據規定來看,若是機動車之間發生事故的話,負次要責任的一方一般是承擔30%的賠償。
交通事故次要責任交強險賠償嗎?
交通事故負次要責任一方的賠償法是什么
車禍次要責任賠償標準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