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地區存在不少荒地,為了提高荒地的利用效率,按照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可以拿到荒地的土地使用權,進行開荒農業生產。當政府進行水庫、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往往會征用到農村土地,包括耕地、農田和荒地等。那么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分析。
一、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是什么?
從補償款的性質來看。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消滅的補償,應歸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所有。開荒地屬于集體所有,開荒者僅享有承包經營權,土地被征用后,土地補償費當然歸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開荒者作為承包經營權人,其權益已經從青苗補助費中得到補償。
從法律法規的規定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五十九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屬于本集體成員集體所有。
二、征地補償款包括哪些項目?
1、土地補償費,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用地單位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三、如何解決征地補償糾紛?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按照規定,開荒地屬于村集體所有,農民只能取得土地承包權。征地補償款中的土地補償款應該歸村集體所有,涉及到的青苗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開荒地承包農民所有。這就是開荒地征地補償款分配原則。如果農民因為征地補償和政府部門發生糾紛,可以通過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買房交了定金怎么寫收據
2021-03-05未達法定年齡的婚姻的效力如何
2021-01-16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先予執行的裁定有何效力
2020-12-27派遣員工如何中止合同
2020-11-26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保險合同有哪些基本分類
2020-11-22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