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鎮一體化建設的加快,很多地區的農村也面臨征地,農村征地涉及到的土地類型和種類是不同的,情況也比較復雜,拿到補償款以后分配也是需要注意的,需要根據村里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原則進行合理的分配,但是具體的分配原則如何,可以到本文了解。
一、村里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原則
筆者邀請杞縣縣城周邊村干部和村民進行了座談,征求了村民對征地補償款的分配意見。村民對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原則認識一致。
(一)杞縣農村土地分配現狀
參加座談的村民介紹,1982年底正式將集體土地承包到戶,1990年進行了調整,此后沒有再行分配過土地,1996年左右村委會與農戶簽訂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載明三十年不動地。從此以后,基本上是按照“添丁不添地,減口不減地”的原則執行,各戶土地總量不再變化。在當初分地時,原則上是以家庭為單位,實際操作上是按照“人頭”分地,在家庭內部“誰有地、誰無地”問題分得很清,不存在模糊認識。
(二)征地補償款分配的樸素原則
1、補償款的發放原則。補償款按照家庭為單位發放,以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積確定補償款。家庭內部分配問題,由家庭內部自行解決。原則上誰“有地”(有地,指初次分配土地時其作為家庭成員分配到了應有的一份土地)誰就有權利分到錢,但也存在例外情形。
2、出嫁女分配問題。一是在父母健在的情況下土地被征用的,出嫁女在出嫁前在娘家有地的,出嫁后土地被征用給予補償款的,出嫁女應當獲得其在初次分配土地時分配的土地面積的補償款,在家庭獲得土地補償款后應分給出嫁女一份。二是父母去世后土地被征用的,出嫁女沒有隨父母生活而由其他子女贍養父母的,出嫁女不能獲得土地補償款。
3、兄弟之間分配問題。一是共同贍養父母的情況下,父母的土地補償款兄弟之間平均分配。二是簽訂“生不養死不葬”協議的情況下,由贍養父母的兒子負責贍養父母,父母的土地補償款由贍養者獲得,父母的土地按照誰贍養誰耕種的原則,通俗的做法是按照誰種父母的地誰獲得土地補償款,農民樸素地認為父母去世后誰種父母的地,就視為父母在生前對將來可能發生土地征用補償等問題進行了交代、分配。
4、添丁減口分配問題。一是因結婚、生育增加人口的情況下,因土地沒有重新分配,增加的人口沒有增加土地,則按照誰有地誰有補償款的原則進行分配。二是減口問題,如初次分配土地時有地,因到外地參加工作、轉戶口等原因不再耕種土地,但不否定其“有地”,在分配補償款時通常也考慮其份額,除非其自動放棄。
二、怎么解決農村征地補償款的分配糾紛
當前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突出表現、處理原則、解決辦法:
當前,農村征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突出表現在于村委會或村民小組擅自決定分配事務,對出嫁女、招婿、喪偶、離異及繼子女、大中專在校生、義務兵等處理不當。筆者認為,處理此類案件時既要充分尊重村民的自治權,也不能剝奪公民的財產權,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村民的自治權并不能對抗公民的生存權和財產權,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土地補償款既具有生存利益性質又具有財產權性質,該權利非法律不得剝奪。因此,村委會、村民小組在決策時必須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七條所規定的程序提請村民會議討論,其無權擅自作主。村民會議作出的決策亦必須符合該法第十九條所規定的民主原則和第二十條規定的合法原則,應明確村民享有同等待遇。具體地說,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1、民主議定原則和合法性原則。村民自治必須是真正的大多數村民的集體意志,而不是某個人或某些少數人的意志,且該意志不能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一些農村部分村民的土地收益權得不到保護,與人們對村民自治的模糊認識有很大的關系,其所依仗的就是村民自治制度所賦予的一些權力,其實這是對村民自治權力的濫用。在一個民主和法治的國家,任何形式的自治都不能同國家的依法行政相違抗,任何形式的自治章程都不能同國家的法律相抵觸,任何形式的社區民主決定都不能損害公民的基本權利。因此,那些同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相抵觸的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民主決定都是自然無效的。村民自治必須在民主和法治的軌道上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必須做到既要充分發揚民主又要遵守法律。
2、平等原則。在進行征地補償款分配中,要充分保障每個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享有平等的待遇,正確地處理利益關系。之所以會出現剝奪少數成員或村民征地補償款分配的收益權,主要受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每次的收益和征地款分配總量是恒定的,為了更多的分配集體收益,惟有通過減少應分款人數來實現多數村民的最大利益化,因此,公正、公平地分配征地款是保障每個成員或村民享有土地收益權的前提。
3、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集體成員在享有分配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其對集體所盡義務的大小,做到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公平合理地分配征地款。
確保不發生糾紛。當然征地補償款分配一直都是大家比較有爭議而且是爭議較多的地方,因此大家處理分配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有了分配原則,這樣就更便于大家去分配補償款了,確保問題不發生。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政府征地程序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屬于私力救濟嗎
2021-01-29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18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非法轉讓土地是否有追訴時效
2021-03-10最新中止審理申請書模板2020是怎樣的
2021-03-13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拆遷安置房可以連續買賣嗎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