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組織賣血罪是指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行為。
本罪與非罪的區分
本條第1款的規定,非法組織賣血罪是行為犯。但《獻血法》第18條又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非法采集血液的;(2)血站、醫療機構出售無償獻血的血液的;(三)非法組織他人出賣血液的。"那么,如何理解兩種法律規定之間的關系,對于區分罪與非罪至關重要。
根據《刑法》第333條規定,構成非法組織賣血罪須同時由以下幾個基本條件:違反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對他人出賣血液具有組織行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缺乏其中任何一個基本條件的,一般情況下不能夠構成本罪。比如沒有違反法律規定而組織他人正常的血液采集行為;或者雖然具有違反法律規定的他人賣血行為,但只是參加者并不是組織者的,一般情況下不能以本罪定罪處罰。
本罪與強迫賣血罪的界限
兩罪在主體上都是一般主體,必須是年滿16周歲的人才能構成;主觀上都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行為的性質而仍然實施這種行為;客體上都直接侵犯了國家對獻血工作的管理制度。但它們又有明顯的不同:(1)客體不完全相同。非法組織賣血罪沒有侵犯賣血者的人身權利,而強迫賣血罪則侵犯了賣血者的人身權利。(2)客觀方面不同。非法組織賣血罪中的被組織者是自愿賣血的,而強迫賣血罪中的賣血者則是被迫的;本罪表現為組織行為,而后者表現為以暴力、威脅方法強迫的行為。
與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的界限
兩罪都是血液方面的危害公共衛生罪,主觀上都出于故意,客觀方面也表現出一定的相似之處,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客體也基本相同,但二者是有明顯區別的:(1)犯罪對象不完全相同。本罪的對象只能是血液,不包括血液制品;后者的對象不僅包括血液,還包括血液制品。(2)行為方式不同。本罪表現為將血液作為商品加以出賣而破壞無償獻血制度,后罪表現為沒有采供血液資格或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資格而非法進行采供或制作、供應而破壞采供血以及血液制品管理制度。(3)本罪是行為犯,后者是危險犯,必須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才能構成犯罪。(4)本罪的主體在理論上屬于組織犯,后者的主體在理論上屬于實行犯。
相信大家此時對這方面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看完整篇文章,您對這方面的內容是否還有其它疑問?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其它任何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罰分又罰錢,開車打電話是否違法
2020-12-13有期徒刑如何執行
2020-12-14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老字號被商標侵權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2合同簽了多久就生效
2021-02-02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云浮都楊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城鎮拆房賠償怎么計算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