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一個國家的國有資產,為了農業與城市建設的需要,國家將其所有權劃分到各地,再由各地方政府根據需要出售所有權,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地區發展。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面臨著被征地的狀況,農民會根據被征地的多少得到一筆征地補償款,那么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了:“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根據該二十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
土地補償費是指征收土地給與土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而雖然補償是給與村集經濟組織的,但是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具有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內部進行分配,發放到本集體經濟組織內每一個成員手里。
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補償費歸農民自己所有,也就是說直接補償給擁有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農民。這里所指的地上附著物主要是指在被征收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等建筑物。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安置補助費是不發給農民個人的,只有在不需要進行統一安置時,才有可能將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農民個人。
以上內容解答了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的問題,國家在征用土地時也考慮了靠土地吃飯的農民的生計問題,所以給予一定的征地補償款,也保障了農民的基本生活。城鎮化的深入,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到可持續發展,保護土地與生態平衡。如果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2020
農村宅基地征地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哪些業務是人身保險公司可以經營
2020-11-2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