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一個國家的國有資產,為了農業與城市建設的需要,國家將其所有權劃分到各地,再由各地方政府根據需要出售所有權,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地區發展。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面臨著被征地的狀況,農民會根據被征地的多少得到一筆征地補償款,那么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了:“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根據該二十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
土地補償費是指征收土地給與土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而雖然補償是給與村集經濟組織的,但是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具有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內部進行分配,發放到本集體經濟組織內每一個成員手里。
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補償費歸農民自己所有,也就是說直接補償給擁有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農民。這里所指的地上附著物主要是指在被征收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等建筑物。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安置補助費是不發給農民個人的,只有在不需要進行統一安置時,才有可能將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農民個人。
以上內容解答了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的問題,國家在征用土地時也考慮了靠土地吃飯的農民的生計問題,所以給予一定的征地補償款,也保障了農民的基本生活。城鎮化的深入,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到可持續發展,保護土地與生態平衡。如果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2020
農村宅基地征地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保險的基本原則有什么
2021-03-14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農村征地拆遷款都包括哪幾項,補償屬于誰
2021-01-06拆遷糾紛不立案怎么辦
2021-03-13以共同戶口獲取的拆遷安置房離婚后還有嗎
2021-01-07廣州舊城改造拆遷補償方式
2021-02-28新拆遷條例法律知識問答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