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一個國家的國有資產,為了農業與城市建設的需要,國家將其所有權劃分到各地,再由各地方政府根據需要出售所有權,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地區發展。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面臨著被征地的狀況,農民會根據被征地的多少得到一筆征地補償款,那么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了:“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根據該二十條的規定,我們可以知道:
土地補償費是指征收土地給與土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而雖然補償是給與村集經濟組織的,但是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在收到土地補償費后,應當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在具有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內部進行分配,發放到本集體經濟組織內每一個成員手里。
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補償費歸農民自己所有,也就是說直接補償給擁有地上附著物、以及青苗的農民。這里所指的地上附著物主要是指在被征收土地上建造的房屋等建筑物。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后,安置被征收單位由于征地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補助費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安置補助費是不發給農民個人的,只有在不需要進行統一安置時,才有可能將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農民個人。
以上內容解答了征地補償款由誰發放的問題,國家在征用土地時也考慮了靠土地吃飯的農民的生計問題,所以給予一定的征地補償款,也保障了農民的基本生活。城鎮化的深入,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到可持續發展,保護土地與生態平衡。如果還有相關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
征地補償款分配時,如何處理?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2020
農村宅基地征地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5土地確權和戶口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02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時間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02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