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合同法》第10條、第122條之規定,首先,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醫院接診后與當事人便形成一種醫療合同關系,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當事人因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受最佳治療而死亡,故當事人親屬有權利選擇醫療合同違約之訴,以醫院為被告。
其次,救護車輛在救護過程中發生了兩起交通事故,特別第一起交通事故醫院救護車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系乘車無責任方,所以當事人親屬有權利選擇交通事故侵權之訴,以救護車主醫院、兩起肇事車主及司機為被告提起侵權之訴。
最后,因經鑒定當事人死亡非交通事故外力所致,根據民事侵權賠償的四個要件,主觀過錯、侵權行為、損害結果、行為與結果的因果等,如果選擇侵權賠償可能因缺乏因果關系而得不到合理的全部賠償。
依據我國《合同法》之規定,在侵權與違約競合的情況下,只能選擇一種維權方式,所以建議當事人以醫院為被告,提起醫療合同糾紛違約之訴較為適宜。
如按醫療合同糾紛起訴,如下幾個是本案的焦點核心問題:當事人與醫院的醫療合同是否成立?醫院方在救護過程中是否存在違約?
首先,當事人與醫院雙方間構成醫療合同關系。當事人摔倒后家人撥打“120”尋求醫療服務,“120”方應允并出車接病人就診,雙方合意性質明顯。撥打電話為要約,“120”出車接診為承諾,雙方以行為方式締結了事實上的醫療合同關系。我國《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對于“其他形式”是否包含行為方式,并沒有相應的解釋,但在此應作擴大解釋。醫院接診后,并不就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詳加規定,雙方的合同關系因事實行為而成立,不一定必依書面締約方式,雙方形成了事實上的合同關系。
其次,關于合同的內容。因為沒有明確書面或口頭的約定,此類合同內容的確定,必須考察雙方的主觀目的。病人撥打“120”,其目的是獲取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并享受有關服務;而院方除了承擔一定公益性質的服務外,以提供醫療服務為手段獲取利潤是其主要的目的,故雙方間的合同關系應是以傷員運輸、診斷治療及提供相應的護理、住宿等為主要內容。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使本案中的合同關系構成一種混合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應依據合同法分則中的運輸、服務等內容并依誠信原則加以補充,根據社會的一般理念及倫理標準予以確定。此案糾紛發生在傷員運輸階段,在此階段安全運送是院方的合同義務。所以,應最大限度地保證當事人的安全,這就要求車輛在行駛時負有更高程度的謹慎注意義務,如不能急剎車、防止大的震動等。但在本案中,院方卻因人為因素發生了兩次交通事故,當然震、碰難免,處理事故所需的時間實際上亦延誤了病人治療,院方的違約行為明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運合同糾紛中能否主張精神撫慰金
2020-11-11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