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農村征地補償主體是誰?
對于補償主體如何確定有下面三種說法:
①戶口說,認為只要戶口在該村(組),就享有該村征地補償費用的分配權。
②事實主義說,認為只要是長期在本村(組)生活,就應當享有征地補償費用的分配權。
③生活來源說,認為只要是以土地耕作收益作為個人主要生活來源,就享有征地補償費的分配權。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認定,既要反映征地補償費的本質,又要有利于對農民合法權益的保護。由于很多農村沒有成立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財產由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進行管理,這種情況下,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就是本村(組)的村民。筆者主張,認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依據一般應以戶籍為原則,但戶籍又不是唯一依據,還應結合地權進行考慮。如果某人戶口在本村(組),只要他(她)的農民身份沒有改變,依附于村(組)集體土地,他(她)必然享有集體土地的地權,他(她)就是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團體里的一分子,他(她)就和其他集體成員一起,成為集體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他項權主體的一部分,就應該成為征地補償費的受益權主體。
征地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征用土地是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并依法給予被征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一定補償的行為。
征用土地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強制手段。征用土地具有以下特征:
1.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力
(2)必須依法批準;
(3)補償性。要向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補償費,造成勞動力剩余的必須予以安置;
(4)強制性。
(5)權屬轉移性。征用土地將發生土地使用權轉移,土地所有權仍然屬于農民集體,征用條件結束需將土地交還給農民集體。
(6)征地行為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
征地的法律依據
憲法第10條第3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物權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4款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并給予補償。”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須知第5條規定“承包土地的農戶要服從農田基本建設。服從國家建設用地要并依法取得合理補償。”因而農村征地具有法律依據,合法征地理應受到保護。
綜上所述,因為每個農村都有其自身的本地特色和政策而不能一概而論的確定征地補償的主體究竟是本村的居民還是以戶為單位,因為有些村莊中有的農民并沒有集體賦予的土地而只是在其中生活并且以僅有的土地為生活來源的也應該作為補償的對象。
2020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什么樣
2021-01-29東莞某經濟合作社與東莞某實業公司土地轉讓合同糾紛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