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就意味著補償,那么,國道征地補償標準2018具體有哪些,最新國家征地補償標準,大致分為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這四種,對于當事人權益的維護有了充足的法律基礎,所以遇到此類問題只要依法行事即可。
國家建設依法征用集體土地時付給被征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其計算方法是: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國道征地補償標準2018具體有哪些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2018最新征地補償新標準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已經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刪除。
政府征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征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征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征收行為都屬于違法征收。被征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現行法律規定,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然而在現實中,時常出現招拍掛交易后的土地出讓金,遠遠高于征地補償款的情況,也正是巨大的價差,導致了征地矛盾的頻發。
集體土地征收,是指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過法定程序,將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征為國有的行為。
現行法律規定,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然而在現實中,時常出現招拍掛交易后的土地出讓金,遠遠高于征地補償款的情況,也正是巨大的價差,導致了征地矛盾的頻發。
對于具體的賠償問題,因為征地補償標準是由各個地方財政根據當地的收入生產水平制定的。所以會有較大差異,即使是國道征地也要遵循這一規則因為這對于征地補償公平有著較大的意義。
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2020
政府征地程序的最新規定有哪些?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餐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2-08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罰款力度是怎樣的
2021-02-27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子女的姓氏如何確定?
2020-11-07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企業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內部調崗申請
2021-02-17單位能否辭退拒絕加班的職工
2020-12-29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