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甲擁有某市房屋一套,一日,乙攜帶甲的身份證、房產證,與丙到該市房管局,以丙冒充甲變更房屋登記,因丙與甲身份證照片較像,便將該房屋變更到乙名下,甲發現后,將房管局訴至法院,要求撤銷房產證。
分歧:第一種意見:房管局審查不嚴,未對丙的身份認真核實,變更登記應該撤銷。
第二種意見:房管局已經進行形式性審查,符合變更登記的相應程序,應予以維持。
筆者認可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1、房管局的證件的審查只能是形式性的審查,房屋的變更登記沒有賦予房管局的調查取證權,房管局只能要求當事人提供相應的證件、材料,在這些材料具備的情況下,對材料的真實性只能作形式的考證,不能對每個證件都進行實質性的審查,比如本案中的身份證,不可能到公安機關去確認丙是不是真正的甲,否則將會嚴重的影響行政效能。
2、在行政訴訟中,法院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只能是合法性與合理性的審查。既然行政機關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了相應的檢查,驗收了相應的材料,行政機關所作出的行政行為就應當是合法的,所以通過行政訴訟不能將該房屋變更登記進行撤銷。
3、本案中變更登記中的缺陷應當通過民事訴訟加以彌補。我國《物權法》第十九條異議登記制度是這樣規定的“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書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證據證明登記確有錯誤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更正。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的,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異議登記不當,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向申請人請求損害賠償。”在該條規定中,法律賦予了甲異議登記的權利,在房管局對房屋進行異議登記以后,該房屋的所有權處于效力待定狀態,乙取得房屋的公信力受到了限制,甲在十五日內提起民事訴訟,可以查清甲、乙之間是否存在過變更房屋所有權的民事行為。雙方當事人在民事訴訟,可以提供證據對變更所有權的民事行為加以證明,甲可以提出對簽字的真實性的異議,申請筆跡鑒定。在各項事實查明以后,法院應對雙方是否存在民事行為進行確認,并對民事行為的效力進行評價。在本案中,如果甲的所有權被得到民事訴訟的確認,房管局應依據民事判決書中對所有權的確認撤銷變更登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