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外資并購,反壟斷,入世
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中國掀起了外資流入的新高潮。入世將為外資開放新的領域,并逐步取消對外資的歧視性待遇,從而大大改善了中國的投資環境。跨國并購已經成為跨國直接投資的首要方式,當然,在接受外資并購在推動我國企業實行規模效益、增強企業競爭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排擠民族產業、造成金融風險、甚至威脅我國的國家經濟安全。這些問題都源于外資并購帶來的壟斷問題。一旦形成壟斷,會造成排擠國內企業,扭曲市場機制,降低市場機制等。目前,許多國家都將外資并購納入本國的反壟斷法例體系。而在這一全球趨勢下,我國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我國還沒有頒布《反壟斷法》,相關的配套規定也是相當欠缺。由此可見,我國的外資并購反壟斷規制研究已經到了刻不容緩階段。
一、外資并購與外資并購中的反壟斷
(一)外資并購的基本涵義分析
外資并購是指外國企業基于某種目的,通過取得國內企業的全部或部分的資產或股份,對國內企業的經營管理實施一定的或完全的實際控制的行為。作為外商直接投資中的一種,是企業并購在國際范圍內的延伸,是發生在兩個獨立國家的經濟實體之間的合并與收購行為。要清楚界定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第一,何謂“外資”,也就是主體界定的問題。從該主體從事的并購行為來看,首先應該是外國的企業法人,而不是其他從事國際投資的主體。至于如何確定該投資者是否屬于外國,我國過去一貫采取的是注冊地標準,這體現在已實施的《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上。在規范外資并購時,如繼續采用這一標準,顯然是過于死板,因為這樣就無法對諸如外資利用轉投資、間接控股企業收購等情況進行規制。于是,在前不久剛實施的《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的第二條〔1〕中就做了與之前不同的規定,而采用資本控制標準,即只要外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實現了對境內企業的控制,就應該將其納入法律的調整范圍。至于外資兼并或收購的對象,則不應只局限于一國境內的非外資企業,只要是在一國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應納入外資并購的范圍。
第二,何謂“并購”,并購一詞包括兼并與收購,國外學者在研究兼并時,通常將兼并與收購結合在一起使用,縮寫為Mandacquisition),我們將其譯為并購。企業并購既是一種經濟現象,也是一種法律制度。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兼并實際上是其他企業與一企業合為一體,其他企業不再作為一個實體繼續存在;而收購則是指一企業通過購買其他企業的資產或股份而獲得對其他企業的控制權和支配權,其他企業作為獨立的法律實體依然存在。理論界和實務界普遍認為,外資并購只是習慣提法,從習慣上講主要指收購而不是兼并,因為“跨國收購的目的最終結果并不是改變公司的數量,而是改變目標企業的產權關系和經營關系”〔2〕。隨著外資并購領域的進一步加深,強-強聯合的外資合并也不為罕見,如,在2001年全球十大并購案中,有兩起外資合并(**保誠保險集團合并**通用保險,歐洲三大鋼鐵公司合并),三起外資收購(**電信公司收購**聲流無線通信公司,花旗銀行收購墨西哥國民銀行,**公司收購**斯頓普瑞納公司)〔3〕。跨國境的合并與收購與各種類型的國內企業合并一起,在世界范圍內的企業合并浪潮中占據重要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交易沒有達成但是被別人收了款怎么辦
2020-11-24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強制執行會涉及家人嗎
2021-01-28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賠償案例
2020-11-21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農民土地轉讓私底下簽訂協議可以嗎
2020-11-25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