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壟斷競爭怎么處罰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壟斷行為怎樣處罰要依據壟斷的情形而定,例如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可以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第四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第四十七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經營者壟斷的豁免情形
如果經營者能夠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具有法定正當性,這些協協則不受反壟斷法禁止。所謂法定正當性,是指符合法律規定的豁免情形。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具有法定正當性的情形有:
(1)為改進技術.研究開發新產品。
(2)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進效率,統一產品規格、標準或者實行專業化分工。
(3)為提高中小經營者經營效率.增強中小經營者競爭力。
(4)為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救災救助等社會公共利益。
(5)因經濟不景氣,為緩解銷售量嚴重下降或者生產明顯過剩。
(6)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
(7)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種情形,經營者還應當證明所達成的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并且能夠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才能夠滿足法定正當性要求。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對壟斷行為怎樣處罰要依據壟斷的情形而定,例如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可以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如何確定城市房屋拆遷行政訴訟中的被告
2021-02-04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如何對有限合伙財產進行質押
2020-12-26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網上投保意外險為什么得不到賠償
2020-12-23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