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標準由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構成。
1、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2、青苗補償標準
對剛剛播種的農作物,按季產值的三分之一補償工本費。對于成長期的農作物,最高按一季度產值補償。對于糧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獲的,不予補償。對于多年生的經濟林木,要盡量移植,由用地單位付給移植費;如不能移植必須砍伐的,由用地單位按實際價值補償。對于成材樹木,由樹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補償。
3、其他附著物的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需要遷移鐵路、公路、高壓電線、通訊線、廣播線等,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編制投資概算,列入初步設計概算報批。拆遷農田水利設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墳墓、廁所、豬圈等的補償,參照有關標準,付給遷移費或補償費。
二、如何解決農村征地補償分配糾紛問題?
1、補償標準爭議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對我國農村公民來說,土地征用補償費用分配權是一項法定的財產性民事權利,對該民事權利的侵害是一種侵權行為,應當依法由侵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再說,集體經濟組織分配土地征用補償費用的行為,也是依法行使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權的具體體現,本身就是一種民事行為。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村民)與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組)之間因土地征用補償費分配所引發的爭議應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爭議。對此,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 人民法院應當作為民事案件予以受理。
農村征地補償的參考依據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按照相應農作物的年產值的倍數來進行補償,不過就算是江西省,對于下屬各農村的農作物的年產值,總不能由政府不經過調查就強制性的去規定。也就是說,題中沒有說清楚是在江蘇省的哪個農村,歸哪個鄉鎮政府管轄的,所以無法提供準確的參考值。
陜西苗木征地補償標準
征地補償協議書是怎樣寫的?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2013酒駕撞死人怎么判
2021-01-01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門市公司拆遷補償嗎
2020-11-26西城拆遷安置房可以繼承嗎,繼承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29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必備條款有哪些
2021-02-08什么是政策性搬遷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