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糾紛如何防范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
市場經濟是有競爭性的,市場主體若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市場主體所從事的競爭也不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競爭,誠信是對市場競爭主體的最低要求。誠信原則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道德準則及法律原則,要求所有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或競爭行為符合誠實商人的道德標準,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和當事人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中實現平衡,并維護市場道德秩序。
違反誠信原則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商品假冒的行為包括商品主體混同行為與商品虛假標示行為。前者指不正當地利用他人的商業信譽或商品聲譽,致使其商品與他人的商品發生混淆的行為。就是大家說的傍名牌的行為。例如:美國**公司來華投資后,在其經營的餐廳中一直使用在北京消費者中有相當知名度的“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名稱,在北京設立20余家連鎖店。該公司的“紅藍白”裝飾牌幅于1993年獲得中國外觀設計專利,公司于1993年向商標局申請“美國加州牛肉面大王”服務商標,某些快餐店在其橫幅牌匾上打上了“加州牛肉面大王”名稱,其橫幅牌匾的顏色依次為紅白藍,其霓虹燈招牌上亦標有“加州牛肉面大王”字樣。經**公司請求,北京市工商責令快餐廳就其橫幅牌匾上的“加州牛肉面大王”去掉。快餐店則僅將其橫幅牌匾及霓虹燈上的字樣改為“美加牛肉面大王”,同時又出現多家“牛肉面大王”,**公司沒有辦法,只得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冒牌快餐店侵權。
商品虛假標示行為指在表示商品的質量及榮譽、產地或來源以及商品的其他成分上做不真實的標注,致使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發生誤認的行為。
例如:巴黎香水一般原產地在法國,如果產地在印度,那么有可能不是正宗的香水;意大利家具一般原產地在意大利,如果標明產地在我國,那么有可能只是采用該家具的樣式,并不是真正的意大利家具。
按照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規定:商品混同行為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1、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例如你叫playboy(花花公子),我叫play-goer(戲迷);你叫“大成永和”、“永和豆漿”,我叫“豆漿永和”等。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二、虛假宣傳行為
虛假宣傳行為體現在很多方面,如利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廣告牌、商品宣傳欄等廣告媒體;此外還包括其他宣傳方式,如商品信息發布會、產品展銷會、產品說明書、橫幅布標、展示板、小廣告等不同形式進行虛假宣傳。《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現就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提出以下方法:1、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2、虛假宣傳的本質特征是造成或足以造成引人誤解的后果。“引人誤解”是指宣傳的后果會導致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產生錯誤的認識和理解,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的規定,不論宣傳的形式上是真是假,只要存在了引人誤解的后果都是虛假宣傳。
3、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涉及的內容是很廣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列舉的有商品的質量、制作成份、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沒列舉出來的還有很多,如商品的規格、等級、生產日期、銷售者、價格、售后服務、獲獎獲優情況質量認證等等,難以列舉窮盡,凡會使消費者產生誤解,影響消費者選購商品的內容都應當包括在內。總之,虛假宣傳的表現形式有兩類:一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虛假宣傳,二是引人誤解的宣傳。
三、侵犯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一般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是國際上通行的法律術語,有的國家稱之為工商秘密,或未公開信息。商業秘密包括經營秘密與技術秘密兩方面的內容。經營秘密,即未公開的經營信息,是指與生產經營銷售活動有關的經營方法、管理方法、產銷策略、資源情報、客戶名單、標底及標書內容等專有知識。技術秘密,即未公開的技術信息,是指與產品生產和制造有關的技術訣竅、生產方案、工藝流程、設計圖紙、化學配方、技術情報等專有知識。侵犯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未經權利人的許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并予以披露或使用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娶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四、商業誹謗行為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經營者采取捏造、散布虛偽事實等不正當手段,對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產品聲譽進行詆毀、貶低,以削弱其競爭實力的行為。商業誹謗行為侵害的客體是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業信譽,包括商品聲譽,是對經營者的積極社會評價,是經營者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保證。這種信譽或聲譽,在民法中屬于法人的名譽權和榮譽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問題復雜,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百分之八十工資合法嗎
2021-01-07判決書下來多久送監獄
2020-12-24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重婚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舉證,離婚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18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