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銷參與人員怎樣處理
通過以下行為來達到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的目的,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和管理秩序的,構成組織傳銷罪: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下列人員可以認定為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
(一)在傳銷活動中起發起、策劃、操縱作用的人員;
(二)在傳銷活動中承擔管理、協調等職責的人員;
(三)在傳銷活動中承擔宣傳、培訓等職責的人員;
(四)曾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一年以內因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受過行政處罰,又直接或者間接發展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十五人以上且層級在三級以上的人員;
(五)其他對傳銷活動的實施、傳銷組織的建立、擴大等起關鍵作用的人員。
以單位名義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的,對于受單位指派,僅從事勞務性工作的人員,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二、傳銷騙取財物的認定
《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條明確了刑法第224條之一規定的“騙取財物”的認定問題,即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采取編造、歪曲國家政策,虛構、夸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或者其他欺詐手段,實施刑法第224條之一規定的行為,從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費用中非法獲利的,應當認定為騙取財物。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是否認為被騙,不影響騙取財物的認定。
根據刑法的規定,“騙取財物”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構成要件之一,這也是傳銷活動的最本質特征,傳銷活動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騙取財物。實踐中有意見認為“騙取財物”的認定需要證明行為人主觀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需要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承認被騙或者報案。經研究認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既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不能將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等同于侵犯財產犯罪。“騙取財物”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客觀方面的表現形式,實踐中應主要從行為人的客觀行為方式加以認定和把握,只要行為人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欺詐手段,如編造、歪曲國家政策,虛構、夸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等欺詐手段,實施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行為,并以“拉人頭”、“收取入門費”等方式從中非法獲利的,即應認定為“騙取財物”。
此外,由于傳銷活動的特殊性,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既是實施傳銷行為的違法者,又是傳銷活動的受害者,有的受到蠱惑蒙蔽,被“洗腦”喪失判斷力,無法認清其欺詐本質,有的雖然了解傳銷活動的虛偽性、欺騙性,但沉湎于快速發財的夢幻中自愿參加,并不承認被騙。因此,這里明確參與傳銷活動人員是否認為被騙,不影響騙取財物的認定。
三、最新傳銷的特點
1.冒用合法注冊的網站掩蓋非法行為。面對人們日益增強的法律意識及辨別力,傳銷組織越來越注重對自身合法性的包裝,有的是使用其他網站,來冒用依法在工商總局登記注冊的通和商城網站進行非法網絡傳銷活動。一些會員在到國家工商總局網站上查詢之后,因難以辨別其冒牌本質,便打消了對其“合法性”的質疑。
2.不實行直接的人身控制,“洗腦”形式靈活化。新型傳銷組織一改人員聚集、全封閉式的培訓、管理方式,從傳統的人身控制演變為利益引誘,從強迫加入轉變為自愿交流,不僅實行開放式的會員機制,還舉辦了融勵志、旅游、交流為一體的“通達國際旅游研討會”,為會員及準會員營造了易于被接受的創業環境和經營模式。打“情感牌”,提“信任度”,放“利潤”餌,使會員在接受產品優勢宣傳的同時,堅定了發展下線會員的決心。其推行的“兼職創收”經營理念,還吸引到一批有固定工作的職業女性加入。
3.為吸引更多會員加入,采用“網上購物+實體店推介”的銷售模式。為使有意加入傳銷組織的人員能有更為真實的體驗感受,采取通過網上與實體店鋪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以實物展示帶動會員興趣,以會員興趣帶動下線發展的目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傳銷組織的真實化、可信度。
4.改變以往的實物商品傳銷模式,逐步演變為概念化和份額傳銷。為掩人耳目,傳銷組織一改傳統的實物商品傳銷模式,采取“積分制”、返還“推薦費”、發放“層獎”“電子幣”“重復消費獎”等獎勵,以及可以超低折扣會員價在網上商城購買商品等混淆視聽的方式,使受害者看不出其犯罪本質,甚至很多參與人直至案發時仍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屬于傳銷行為。
說白了傳銷就是騙你入會錢后,然后再讓你去騙其他人的入會錢,無限循環,最終變成了騙錢工具。只有識破現代傳銷新特證,才能夠有效避免深受其害。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傳銷參與人員怎么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對參與傳銷的人員怎么處罰,要看參與人的身份而定,如果是組織、領導傳銷的參與人員,要承擔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股東權益糾紛
2020-12-18反擔保協議書
2021-01-20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