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土地征收下的補償安置責任主體是誰?
市、縣一級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應當作為安置補償主體,對被征收人依法進行補償安置。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結合該法律條款,國家依法實施了土地征收、經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目前全國各地的征收并不完全依據法定程序,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主體是五花八門,有村委會,有鄉鎮一級政府,有征收補償辦公室等,甚至還有動遷指揮部、拆遷指揮部等這些臨時成立的機構。但即便如此,市、縣一級人民政府仍是法律規定的應當承擔補償安置義務的主體,如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相關單位未能與被征收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的情況下,市、縣人民政府或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應以履行補償安置義務,而不能怠于履行補償安置職責,更不能以未實施強制拆除行為為借口去否定本應由其進行補償安置的義務。
二、征收集體土地怎么確定補償標準?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綜上所述,我國的集體土地歸集體所有,由于城市建設可能會被征收。在這個過程中,市縣一級的政府應當肩負起拆遷安置的責任,作為責任主體,應當確保拆遷款支付到位,對涉及的被拆遷人妥善安置。發生征地拆遷糾紛的,其也應當從中調解。
是否居民戶口享受農村拆遷安置補償費?
成都市農村拆遷安置房政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
2020-12-13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小學生在校發生意外.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5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傷害保險 AccidentalInsurance
2020-11-08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土地流轉有哪些
2020-12-21拆遷補償方案就是最終的補償了嗎不能再提高了嗎
2020-11-17多年居住的房子被拆遷方說是“違建”,拆除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17營業房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