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規用地廠房拆遷能獲得賠償嗎?
違規用地的廠房是屬于違法建筑,對違法建筑進行拆遷是不需要對被拆遷人進行經濟補償的。
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十四條 【臨時建筑】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
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二、違法建筑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對違法建筑的處理主要有罰款、限期拆除和沒收三種方式,具體內容為:
(一)罰款
對于違法建設當事人所建的違法建筑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處建設工程造價5%以上10%以下的罰款。適用罰款的處罰方法,應明確以下幾個方面。
1、處以罰款的前提條件。《城鄉規劃法》規定的罰款的前提條件是“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具體到每一處違法建筑或每一個個案,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會直接導致對違法當事人的處罰不同。這直接涉及到民生問題。
2、罰款的數額。《城鄉規劃法》規定的罰款數額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單獨適用罰款的數額標準(工程造價的5%到10%),一個是并處罰款的數額標準(工程造價的10%以下)。
(二)限期拆除
違法建設當事人所建的違法建筑,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拆除。要正確適用限期拆除的處罰方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限期拆除的前提條件。《城鄉規劃法》規定的限期拆除的前提條件是“無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正確理解這句話,要掌握三個原則:要有規劃;規劃要合法;正確把握“能否消除影響”這個關鍵,能消除影響的可以處以罰款,不能消除影響的要限期拆除。關于這三個原則,前面已有說明,不再贅述。
2、限期拆除的執行。根據現行的法律規定,限期拆除的執行一般有兩種方式,即自行拆除和強制拆除,強制拆除又可分為司法強制和行政強制兩種。自行拆除,是指行政機關對當事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后,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處罰決定確定的方式自行拆除違法建筑。強制拆除,是指行政機關對當事人下達行政處罰決定后,當事人拒絕履行限期拆除義務,而由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強行拆除。行政機關提出執行申請后由人民法院決定并組織強行拆除的,稱為司法強制;由行政機關決定并組織強行拆除的,稱為行政強制。
3、行政強制拆除。《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八條明確規定了采取行政強制拆除措施必須具備的法定條件和必須遵守的法定程序。法定條件包括: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違法建筑。法定程序是:“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成有關職能部門采取強制拆除措施”,這項規定比較原則。筆者認為,要執行好這條法律規定,應抓好三點:一是請示。由行政機關將作出限期拆除決定所依據的事實、證據、適用法律、處罰決定內容以及當事人拒不執行處罰決定的事實以書面形式上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審批,必要時報送行政處罰案件卷。二是批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審查后認為有強制拆除必要的,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批復,同意采取強制拆除措施。三是執行。職能部門依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批復組織強制拆除。在強制拆除前,應當張貼強制執行公告,公布行政處罰決定的內容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強制執行的決定。
有兩點要強調:一是違法建筑強制拆除后不予補償;二是政府經審查同意后應當以書面形式予以批復。法律規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責成職能部門采取強制措施,在法律上,能夠代表政府行為的載體應該是政府文件。因此,在職能部門的請示文件上由政府領導簽署意見的做法似有不妥。
(三)沒收
“沒收”這一處罰方法的適用,其實體要件和程序要件與強制拆除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具備了強制拆除的必備條件后,在違法建筑不能拆除的情況下,才能適用沒收這一行政處罰措施。沒收和罰款“可以”并處。這里的“可以”,法律上稱之為選擇性規定,也稱之為彈性規定,意思是可以選擇,也可以不選擇,具體根據行政處罰案件的實際情況而定。
對于違規建筑的處理,一種應當按照違章的相關處理方法來進行,可以由城管部門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拆除辦理,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上存在異議的,則可以向司法機關申請訴訟來進行辦理,可以直接向法院提交相關證據來強制拆除。
違建多久后不能拆除
怎么認定違章建筑,違章建房能強拆嗎?
違章建筑拆除有補償嗎,哪些屬于違章建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派遣工,勞務派遣員工和正式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房屋沒有公攤遇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9如何計算商標侵權賠償
2020-12-01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
2020-12-03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交錢不等于保險 “既往病史”成理賠之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