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被違法強拆后應選擇“國家賠償程序”還是“征收補償程序”維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國家賠償法》)第2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根據該條的規定,如果在征地拆遷工作中,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侵犯了被征收人、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受害人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
《國家賠償法》第4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根據該條的規定可知,對于違法的征收、征用行為,當事人有權申請國家賠償。
二、關于強制拆除主體的認定問題
《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四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第五條規定,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規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上述規定,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過程中,有且僅有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才具有依法強制拆除合法建筑的職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民事主體并無實施強制拆除他人合法房屋的權力。民事主體自行違法強制拆除他人合法房屋,涉嫌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權利人可以依法請求公安機關履行相應職責;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因而,除非市、縣級人民政府能舉證證明房屋確系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由相關民事主體違法強拆的,則應推定強制拆除系市、縣級人民政府委托實施,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市、縣級人民政府為實施強制拆除的行政主體,并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確認自己的房屋被違法強拆,可選擇國家賠償程序進行維權,如果能夠恢復原有的生活狀態,國家是會對其進行修復賠償,在遇到此類情況時,應當咨詢相關法律,正確維護自己權利。
房屋被偷拆,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房屋強拆的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強拆房屋國家賠償太少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越級上訪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已登記的地役權的可以單獨申請登記嗎
2021-02-15沒房產證法院怎么執行
2020-11-26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外嫁女、外來媳婦應不應該得到拆遷補償
2020-11-11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房屋拆遷范圍的戶口管理政策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