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補償款究竟應該怎樣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們?
1、 各項補償要在3個月內支付完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四款:“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就是說無論是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還是安置補助費,都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3個月內支付完畢。(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擬定,由市縣級人民政府批準。)
2、 征地補償工作由國土資源部門具體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中提到:“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根據法律規定,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過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是由市縣國土資源部門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的。被征收人經常反映的,某些地方由鎮政府甚至村委會全權負責征地補償安置實施的情況,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
3、 征地補償應當全額支付,不能分期支付
征地補償費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全部支付,而不能僅僅支付一部分。具體來講,是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完畢。這里的全部支付完畢,是指全額支付、支付到位。
4、 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補給所有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中提到:“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由此可知,對于地上附著物補償、青苗補償費等征地補償,是應當由負責具體實施征地補償工作的部門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權人的。不能僅僅因為青苗及地上附著物所有人不是被征收土地使用權的所有人,就不予補償或將補償給予土地使用權人。
5、 土地使用權人有權獲得征地補償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二十一條:“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我國《物權法》賦予了土地使用權人(如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獲得征地補償的權力的。任何以土地所有權歸屬村集體為借口,不予發放征地補償款的行為,都是不合理、違反法律規定的。
征地補償款截留多少有法律規定嗎?
征地補償款提留和截留是一回事嗎?
征地補償款是給村集體還是給失地農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