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
農村商品房市場不發達,租房相對比城市難度更大一些,很多被拆遷人都只有一處住房,如果沒有進行補償即啟動搬遷,極易導致被拆遷人流離失所。
把先補償后搬遷列為原則性的規定,就是為了盡可能低防止一些地方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程序違法,以程序上的剛性規定來保護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
二、居住條件有所改善的原則
我們意識里邊,總覺得拆遷讓人一夜暴富,加之常常有一些“拆二代”的新聞出來,于是人們就常把拆遷與致富關聯了起來,但是作為律師,我們見到的常常是另外一面。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明確了“居住條件有所改善”的原則,這就相當于給農村房屋拆遷劃定了底線,一句話,不管怎么個拆法,讓老百姓越拆越窮就是不行。
三、三種補償方式由被拆遷人選擇
法律具有滯后性,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貨幣補償這三種拆遷補償方式,在現在農村拆遷活動中運用已經很普遍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對這三種補償方式進行了明確,是對被拆遷人利益的一個加強。
我們知道,拆遷補償方式的選擇權屬于被征收人,土地管理法法明確農村拆遷補償方式,那么意味著三種方式中的任何一項,都可以成為被拆遷人的可選項。有了這個明確規定,被拆遷人即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補償方式。
四、公平合理的補償
我們知道,由于區位,建筑結構等不一樣,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以往的相關法律法規中,表述是“給予補償”,民法總則表述為“公平合理的補償”,這一次土地管理法的修正案也采用了“公平合理的補償”這樣一個表述,這其中大有深意。
首先我們要知道,給予補償,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這兩個表述的力度是不一樣的,給予補償沒有對補償的程度加以限定,那么可以理解為只要給了補償就可以了,這樣的規定顯然很難保障被拆遷人的利益。
公平合理的補償可以拆開來理解。何為公平?拆遷方強買強賣肯定不公平,單方面一口價顯然不公平。公平的補償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市場的規則,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的補償價格,這才能稱得上公平的補償。
我們上邊所講的公平,更多是體現在補償價格的形成機制上,但是,普遍來說,農村村民對于房地產市場不是了解不深,議價能力有限,所以,即便在形式上我們給予了他們公平協商補償價格的權利,但仍然有可能無法獲得一個合理的補償。那么,合理補償的規定,就非常關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有關產品質量責任保險的爭議處理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陽江江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7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1如何獲得合理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05拆遷安置房的優勢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