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定補償原則,增加補償內容】
新版《土地管理法》第48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這一征收補償原則,原本由中紀委、監察部于2011年在《關于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中提出。經過近十年的宣傳、實踐,它已經深入人心。這一補償原則如今被吸納為法律規定,再次鞏固了其原則指導地位。
該條也增加了征地補償的內容,進一步完善被征地農民的保障體系。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廣大農民朋友要記住上述這些法定補償內容。以往的“老三樣”——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補償費已經不再適用。加上對村民住宅的補償以及社會保障費用,才能滿足法定的征地補償原則的要求。
二、【各地方確定區片綜合地價,至少每3年調整一次】
關于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這一全新的補償標準,有兩點值得廣大農民朋友留意:
第一,新版《土地管理法》要求至少每三年調整或重新公布一次。原有的三至五年更新一次的要求不應繼續執行。
第二,公開聽證是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制定工作的原則。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法組織聽證,以各種渠道廣泛聽取農民的意見。
總之,制定區片綜合地價的目的是為征地補償提供依據,直接為征地服務。它是依法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維護被征地農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大家應當時刻留意與之相關的最新動態。
三、【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
新版《土地管理法》第48條規定:“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當前,各地對農村村民住宅的補償標準,仍普遍采用區位補償價+重置成新價的計算方式。如果你所在地區的標準,并不能滿足上述的補償原則,你完全可以采用各種法律賦予的救濟手段,在征地中保護好自己的居住權利和住房財產權益。
需要指出的是,統一規定的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并不能解決農村村民住宅房屋的補償標準問題。對于各地方的進一步規定及具體項目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廣大農民一定要予以足夠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賣房已收定金怎樣反悔
2021-03-16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裝修事故免責合同是否能夠免責
2020-11-09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