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被征收人一聽說要拆遷,想到的就是賠多少錢,換幾套房的問題,關注點落到最終結果上,往往忽略了拆遷的過程。關注結果是對的,但是,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也很難獲得滿意的結果。
就像我們打一場仗,你不了解仗打到哪個階段了,該沖鋒的時候你撤退,該撤退的時候你盲目沖鋒,這樣打仗,你不被敵人打死,也要被自己人就地正法。今天,律霸小編(400-6436-520)就給大家詳細講一講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的基本流程,讓大家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做到心中有主線,進退有據。
一、征地告知
這里的征地告知,是我們常說的“擬征地公告”,為什么是擬征,而不是征地公告呢?因為征地文件還沒有報批,先提前預告一下。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規定:在征地依法報批前,要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告知被征地農民。
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這就是我們征地拆遷中常說的“防三搶”。
被征收人在此處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會將擬征地告知當做征地公告,在征地項目未獲審批的情況下,就強征農民土地,這是屬于違法征地,被征收人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
二、現狀調查及確認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中規定:對擬征土地現狀的調查結果須經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確認;確有必要的,國土資源部門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組織聽證。
通俗一點講,這個環節就是量地、量房,確定你家被劃入征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房屋面積、地上青苗、附著物的情況等等。
被征收人在此處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經常將量地、量房確認單與補償款的數字放到張紙上讓被征收人簽字,簽完就認為你認定這個補償了,當事人簽字時一定要看清楚。
三、征詢意見,組織征地聽證
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 〔2004〕238號)中規定: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22號)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很多當事人往往忽略這個聽證權,要知道這里聽證的是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這兩個因素幾乎直接關乎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不可不重視。
四、征地材料的組織、審核及上報
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征地情況調查結果和市縣人民政府擬定的征地補償標準、安置方案,以及建設項目的相關材料,依法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編制建設用地呈報說明書(簡稱:一書四方案),經過縣級人民政府初步審核同意后,由縣級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報批。
五、征地的審核和報批
市縣人民政府上報的征地材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部門受理,并進行審核。凡是征地材料齊全、征地程序合法、征地補償標準符合法律規定、安置方案已經確認,市縣人民政府已經出具說明材料的,報請省級人民政府審批。須報國務院批準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后報請國務院批準。省級國土資源部門將征地材料報送國土資源部審查。征地經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國土資源部或省級國土資源部門下發征地批準文件。
被征收人在此處需要注意的是:征地拆遷項目的審批至少是省級政府審批,征收基本農田或征收土地達到一定面積須經國務院審批,因此,一些地方政府拿出市里邊審批的文件就開始征地,則屬于違法征地。
六、發布征收土地公告
經依法批準征地項目后,市縣人民政府和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及時發布征收土地公告。
根據《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0號)的規定,征收土地公告由市縣人民政府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內容包括:1、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和批準用途;2、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3、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4、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
征地公告很關鍵,一般會告知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權利,建議被征收人在看到公告的時候,可以拍照保存。
七、辦理補償登記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在這里,各地可能就有一些地方政策,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剛生的娃娃、上門的女婿等等不能享受補償、安置政策之類的,遇到這種特殊情況,一定要及時咨詢律師。
八、擬定和公布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征收土地的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由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內容包括:1、本集體經濟組織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數量;2、土地補償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3、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4、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5、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6、其他有關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措施。
九、舉行聽證
為確保被征地農民權利的維護,根據《征收土地公告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10號)的規定,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見的或者要求舉行聽證會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
十、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后,公告期滿當事人無異議或者根據有關要求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進行完善后,將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連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的意見及采納情況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并報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被征收人在此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一定要在公告期滿60日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提出行政訴訟,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做,而不交出土地,原則來說,政府是可以在催告后申請法院進行強制征收的。
十一、實施征地、交付土地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應及時依法組織落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事宜,將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費用及時足額地支付給被征地的農民和村集體經濟組織。
律霸小編(400-6436-520)提醒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的有關補償費用沒有足額支付到位的,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有權拒絕交出土地。
拆遷補償安置方式應當由被征收人選擇
最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并購重組與外資并購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1-03-07醫療糾紛訴訟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03在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否加蓋加建
2021-03-20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偽造人事檔案如何處罰
2021-03-17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