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超過兩年的法院就不會受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房屋被違法強拆了怎么辦
非法強拆的一般維權方式如下:
1、在面臨非法侵害威脅時,正式書面向當地公安機關提出保護請求,并保留送達回執。
2、在遭受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
3、在被侵害之后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
4、在適當時機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為的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公安機關行政不作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主要法律依據有:
《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該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可以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人民警察法》第二條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之一是“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
《國家賠償法》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最高法院于2001年6月26日在《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批復》中明確規定,“由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的,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
5、訴訟不是目的是手段,通過訴訟的方式推動糾紛的解決,取得合理的補償。
綜上所述,對于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是超過兩年的法院不會再受理,而如果提起行政訴訟的,一般訴訟期限為六個月,而且也要盡早的委托律師介入,才能讓當事人掌握主導權,盡早的幫助政府發現問題。
怎么認定違章建筑,違章建房能強拆嗎?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公示催告的申請費由誰承擔
2021-03-18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離職后經濟補償金需納稅嗎
2021-01-01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