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罪并罰是否適用緩刑
一、數罪并罰在一般情況下不宜適用緩刑
行為人以兩個以上的故意或者過失,實施兩個以上的行為,具備兩種以上犯罪構成的,即為數罪,刑法理論上稱之為“實質的數罪”。而數罪并罰,則是指一人犯有數罪情況下,人民法院對其所犯的各種罪分別定罪量刑以后,依照法定的原則決定應執行的刑罰。由此可見,數罪并罰下的定罪量刑過程所包含之問題,遠比一罪的刑罰適用過程復雜得多,其基本特點有三:
一是數罪特征,必須是一行為人犯有數罪,如某行為人沒有犯實質的數罪或獨立之數罪,即失去數罪并罰的事實前提,也當然不在并罰之列。
二是時間特征,即數罪必須發生在法定期間內,世界各國對此有不同立法規定,但我國刑法關于數罪并罰的適用則以刑罰執行完畢以前所犯數罪作為適用并罰的最后時間界限,同時對于在不同刑事法律關系發展階段內所實施或發現的數罪,采用不同的并罰方法。
三是原則特征,即必須在對數罪分別定罪量刑的基礎上,依照法定的并罰原則、范圍和方法,決定執行的刑罰。
由以上分析所知,犯有數罪的犯罪分子,比犯有一罪的犯罪分子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而適用數罪并罰之方法,就能依法對犯有數罪的犯罪分子處以較重的刑罰,有利于懲治犯罪。因此,設置數罪并罰制度的意義主要有二,一是體現了罪刑相適應原則,二是體現了法之正義性與實現刑罰之目的性。正是基于此,刑法理論與實務上都強調,一般情況下對數罪并罰的犯罪分子不宜適用緩刑。
二、數罪并罰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適用緩刑
對于一人犯有數罪的情況,絕對地排斥緩刑的適用也是不當的,因為這樣既不利于刑罰目的之實現,也與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相悖。筆者認為,數罪并罰在特殊情況下適用緩刑,并不違背緩刑這一刑罰執行方法的創設宗旨,也有利于充分發揮刑法的“校正性正義”的功能與作用,最大限度地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促進犯罪分子回歸社會。至于何謂“特殊情況”,筆者的理解是,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認為比較“特殊”,盡管實行數罪并罰但仍可以視為“特殊情況”而適用緩刑:
第一,主體特殊。
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的要件之一,即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據刑事法律應負刑事責任的人。從理論上講,任何人的行為構成犯罪均應接受刑事追究,以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但是,具體處罰又是不同的,以體現區別對待的政策。這種區別對待,往往在刑法的條文中即作了明確要求,主要有:
1、刑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未成年人犯罪、七十五歲以上的人犯罪的特別要求;
2、刑法第十八條第二、三款規定的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的犯罪、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特別要求;
3、刑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特別要求;
4、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正當防衛過當的人構成犯罪的特別要求;
5、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緊急避險過當的人構成犯罪的特別要求;
6、刑法第二十二條至二十四條規定的預備犯、中止犯、未遂犯的特別要求;
7、刑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的特別要求等等。
上列這此犯罪主體,或因年齡因素(未成年或年老),或因智障因素或身體殘缺不便關押執行因素,或因犯罪狀態或行為作用因素,盡管被數罪并罰,但有的可以成為緩刑等非監禁刑的執行對象。
第二,案件特殊。
按照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后的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于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的;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影響”。
刑法修正案第十一條的修改主旨有三:一是將緩刑的適用條件明確化和具體化,即規定四個必備條件,增強了司法的可操作性;二是增加未成年人、孕婦、年老之人三類主體應當宣告緩刑,表明此三類案件從法定性上保證法官無須請示即可下判;三是在該條第三款增設了禁止令的適用,即同時禁止緩刑犯的活動區域或范圍,以防止再次犯罪。從該條的結構上看,就案件情況分為兩大類。
第一,應當宣告緩刑的案件,主要有三類:一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這是基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考慮,防止關押后交叉感染,不利于教育、挽救與感化;二是孕婦犯罪案件,這是基于《婦女權益保障法》的考慮,因婦女關押執行將產生諸多不便,需要特別關護;三是年老的人犯罪案件,七十五周歲以上之人,本身余年不多,施以監禁執行不符合人性化要求,故須特殊考慮。
第二,可以宣告緩刑的案件,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案件范圍。一方面,指凡判處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皆“可以”適用緩刑,因為這從刑種和量刑幅度方面分析,都表明是輕刑犯罪甚或輕微犯罪的案件。另一方面,凡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并不當然適用緩刑,只有同時符合四種必備條件的,方能“可以宣告緩刑”。而且,根據我國刑法分則條文的規定,涉及拘役、三年以下徒刑的案件,均達數百種以上,尤其拘役刑的案件最多,幾乎五年以下徒刑的案件均有拘役刑種。這就表明,“可以宣告緩刑”的案件太多,因而刑法修正案用四個必備條件加以限制,是必要的。
第三,情節特殊。
案件情節在決定適用監禁刑或非監禁刑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案件情節主要分為法定情節和酌定情節。從法定情節講,又分為法定從重、加重處罰情節和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涉及拘役、三年以下徒刑適用緩刑的,當然僅指后者,主要有以下幾類:
1、自首和以自首論(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坦白交待(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可以從輕、減輕處罰);
3、立功(刑法第六十八條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
從酌定情節看,按照刑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犯罪分子雖然不具有本法規定的減輕處罰情節,但是根據案件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是關于酌定情節下減輕處罰之特別規定。事實上,除這種須報經核準的減輕處罰外,司法實務中還存在量刑上的大量酌定情節,比如犯罪分子的一貫表現、初犯、偶犯、賠償損失、避免嚴重犯罪后果發生等等,均屬于量刑考慮的重要情況,有些甚至對數罪并罰情況下能否適用緩刑產生重要影響。
正因為數罪并罰后宣告緩刑太過敏感,所以必須慎之又慎。為防止緩刑適用不當引發不必要的麻煩,需要司法部門加強實體與程序的公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建筑公司可以將勞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個人嗎
2021-03-11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保險經紀人哪些情況下會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商住房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15房地產企業為別的企業拆遷是否繳納契稅
2020-11-27城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流程
2021-01-29城市居民購買農村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4公益拆遷與商業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