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宣告緩刑的依據是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同時還要求不致再危害社會。從刑法典的角度出發,這樣的規定并無不妥,但是,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出發,張*勝律師認為,這個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原因是何謂不致再危害社會、何種犯罪情節及悔罪表現可以適用緩刑在法律中沒有明確。這樣,法官在適用緩刑時慎之又慎,有的幾乎是拒絕緩刑。另外一方面,過于模糊的規定,為部分法官進行權錢交易敞開了大門。
宣告緩刑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刑種條件和實質條件。刑種條件是指只有在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時,方可宣告緩刑。實質條件是指犯罪分子情節輕微、悔罪表現良好、不致再危害社會時,方可宣告緩刑。對于刑種條件,法律規定非常明確,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對于實質條件,主要依靠法官在審判中把握;一般而言,法官主要考察犯罪動機、主觀意志、是否具有防衛過當或避險過當、是否具有犯罪預備、中止或未遂等中斷事由,這是從犯罪情節角度出發。悔罪表現主要看是否自首、立功或主動退贓賠償等行為。注意,即使具備上述實質條件,法官也有權不適用緩刑。另外,此處所指的3年以下是宣告刑而非法定刑,即使法定刑在3年以上,只要宣告刑在3年以下,也可適用緩刑。
累犯是不能適用緩刑的。累犯是緩刑的排除條件,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累犯本身就意味著主觀惡性強、累教不改以及再次危害社會的可能性極大等特點。可是,是否只要是累犯就一定不能在社會中改造成功呢?似乎過于絕對化,但是,這個問題不容討論,因為,法律規定非常明確,為了保證刑法高度的嚴肅性,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緩刑對于罪犯及家屬來說,喜聞樂見,但是,有幾個問題需要深入討論。如何考量罪犯社會危害性?除了前述犯罪情節及悔罪表現外,張*勝律師認為,罪犯犯罪之前的一貫表現、政治面貌、對社會的貢獻等,都應當成為法官考量的因素。如何理解中共中央(99)17號文件批轉的《全國政法工作座談會紀要》所提出的“適當多判一些緩刑”?張律師認為,對于未成年犯、脅從犯及從犯、過失犯、中止犯、偶犯、初犯、懷孕哺育及嚴重疾患者、較輕經濟犯罪者,均可考慮適用緩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租年限能超過原合同嗎
2021-02-19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反擔保合同無效有哪些情況
2020-11-07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是什么
2020-11-15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拆遷房產證加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021-01-05“住改非“是什么意思,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