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運輸損害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針對具體的合同類型而言,我國《合同法》還規定了具體的違約損害賠償原則,如對于運輸合同的違約損害賠償來說,我國《合同法》規定了不完全賠償原則和合理預見原則。
二、什么是不完全賠償原則
所謂不完全賠償原則是指違約方的違約使受害人遭受全部損害并不都由違約方承擔賠償責任,違約方只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承擔有限賠償責任,故又稱限制責任賠償原則,這種賠償原則有別于我國《合同法》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適用范圍極其有限,主要適用于運輸合同的違約損害賠償。對此,我國有學者是這樣分析的:在貨物運輸合同中,承運人所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是無過錯責任,這是較重的一種責任。承運人所承擔的運輸義務種類多、范圍廣,而所運輸的貨物的價值也存在很大的差別。一旦出現貨物的毀損、滅失的情形,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如果實行完全賠償原則,則不利于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違背了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
三、什么是合理預見原則
合理預見原則又稱可預見性歸責,是指違約方承擔賠償責任,其范圍不得超過他訂立合同時所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的規則。在合同法理論上,違約損害賠償的意圖是要使受害方處于合同已經如約履行的狀態,而實際上違約損失的原因和結果都很復雜,如果要求違約方賠償違約造成的全部損失,合同風險完全由違約方承擔,不但不符合民法公平的基本原則,而且不利于市場交易的進行。為此,《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對損害賠償范圍作了適當限制,進行這種限制所適用的規則就是可預見性規則。
合理預見原則在運輸合同中的適用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可見,我國《合同法》也把可預見規則作為損害賠償的原則之一。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事項和權限范本
2021-02-28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屬于交通事故工傷的情形都有哪些
2020-12-03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