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運輸損害賠償?shù)脑瓌t有哪些
針對具體的合同類型而言,我國《合同法》還規(guī)定了具體的違約損害賠償原則,如對于運輸合同的違約損害賠償來說,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了不完全賠償原則和合理預見原則。
二、什么是不完全賠償原則
所謂不完全賠償原則是指違約方的違約使受害人遭受全部損害并不都由違約方承擔賠償責任,違約方只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承擔有限賠償責任,故又稱限制責任賠償原則,這種賠償原則有別于我國《合同法》確立的完全賠償原則,適用范圍極其有限,主要適用于運輸合同的違約損害賠償。對此,我國有學者是這樣分析的:在貨物運輸合同中,承運人所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是無過錯責任,這是較重的一種責任。承運人所承擔的運輸義務種類多、范圍廣,而所運輸?shù)呢浳锏膬r值也存在很大的差別。一旦出現(xiàn)貨物的毀損、滅失的情形,其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如果實行完全賠償原則,則不利于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也違背了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
三、什么是合理預見原則
合理預見原則又稱可預見性歸責,是指違約方承擔賠償責任,其范圍不得超過他訂立合同時所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損失的規(guī)則。在合同法理論上,違約損害賠償?shù)囊鈭D是要使受害方處于合同已經(jīng)如約履行的狀態(tài),而實際上違約損失的原因和結(jié)果都很復雜,如果要求違約方賠償違約造成的全部損失,合同風險完全由違約方承擔,不但不符合民法公平的基本原則,而且不利于市場交易的進行。為此,《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對損害賠償范圍作了適當限制,進行這種限制所適用的規(guī)則就是可預見性規(guī)則。
合理預見原則在運輸合同中的適用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可見,我國《合同法》也把可預見規(guī)則作為損害賠償?shù)脑瓌t之一。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wǎng)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未經(jīng)股東會決議能否變更法人
2020-12-13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履約保證金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1-03-22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jié)婚手續(xù)
2020-12-13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jù)不足
2020-12-27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年金
2021-02-06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