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的管轄
道路交通事故由發生地的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未設立縣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由設區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在兩個以上管轄區域的,由事故起始點所在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
對管轄權有爭議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管轄。指定管轄前,最先發現或者最先接到報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先行救助受傷人員,進行現場前期處理。
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處理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指定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限時將案件移送其他下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案件管轄發生轉移的,處理時限從移送案件之日起計算。
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如何處理
實踐中,依據交警部門的執法程序,辦案交警要兩人以上,實際上大多是一名交警具體承辦,另一名只是走程序上的“兩人”,猶如不少基層法院的合議庭審案,開庭時僅為一人,即使三人,另兩個大多“干坐”;并且,個別交通事故本身較為復雜,責任認定難度大、爭議多,人為干擾因素多,想實現程序與實體都公正實在不易;少數辦案交警法律水平、法律意識不高,再加上法律在具體規范上缺乏操縱性。同時,大多當事人不關注事故處理程序進程,更忽視在事故處理中固定關鍵證據,比如:事故現場圖、詢問筆錄、事故照片、檢測報告、目擊證人、與交警的每次談話等等。
因此,不少事故的當事人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書不服,認為證據有瑕疵或事實有出入,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就到交警部門大吵大鬧甚至采取極端方式,這不僅于事無補,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律師提示:
1、對事故認定書不服的,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工辦復字[2005]1號《關于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為是否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可否納入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意見》“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法規工作委員會:你委2004年12月17日(湘人法工函[2004]36號)來函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制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證據使用。因此,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為不屬于具體行政行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牽連的民事賠償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二○○五年一月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關于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第四條的規定“……當事人對作出的行政處罰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或就損害賠償問題提起民事訴訟的,以及人民法院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時,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公安機關所作出的責任認定、傷殘評定確屬不妥,則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審理認定的案件事實作為定案的依據。”
2、對于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的四種法律救濟途徑
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屬于《民事訴訟法》中證據規定的“鑒定結論”,一般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嚴肅性。
如果當事人對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的無法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書不服,是否可以進行救濟?如果可以救濟,則如何進行救濟?
事故認定書是否采信,則須由法院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的有關規定對其予以審查判斷,而不是不加審查一概當然認定采納。如果達成調解發生“調解書生效后不履行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交通事故責任書作為證據,在訴訟中人民法院是否采納交通事故認定的意見,需要經過證據審查以后方可以確定。但是,實踐中,需要法官有高度的責任心,否則,交通事故一旦認定,幾乎就只有理論上更改的可能,而這正好是現實!
根據本人多年處理交通事故案件的實踐經驗,我認為,除當事人有確鑿證據證明事故責任認定確實有錯誤的可以申請事故處理部門及時予以改正外,還有以下三種法律救濟途徑
A、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鑒定機關確定檢驗、鑒定完成的期限,確定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超過三十日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準,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B、在民事訴訟過程中向法庭提出自己對事故認定書有異議,并闡明理由,人民法院有權決定是否采納。
當然,事實上,在實踐操作中,發生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撤銷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情況不是很多。因此,當事人另外一種救濟手段即是通過向法院訴訟,在訴訟過程中,向法庭提出自己對事故認定書有異議,通過取證、舉證和質證,并闡明理由,盡力推翻同處于證據地位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由法庭對交通事故認定予以質證后決定是否采信這項證據,并有權決定事故的賠償責任比例。
C、通過信訪程序。依據信訪條例的規定,只有在司法程序進行完畢后,才可以啟動信訪程序。作出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本身并不主動承擔重新認定,而是由上級機關責令重新認定后,予以救濟。司法實務中,法庭一般不會變更或者撤銷事故認定的,而信訪的成本又高,當事人獲得法律救濟的機會非常小、途徑少。
律師提醒:
如果受害人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懷疑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責任認定,有權利申請復核要求上一級交管部門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對于復核,以一次為限。
如果對復核結果依然不服,可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要求不予采納或拒絕采信。
司法實踐中,即使復核了,也很少對原交通事故認定書做出變更或撤銷決定的。法官一般也以事故認定書作為劃分賠償責任的依據,不予采信的情況不是很多。
還需要注意的是,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警察,是否已經取得相應等級的處理道路交通事故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區別
2020-11-15202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10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比拆遷的原房屋公攤面積大合理嗎
2021-01-292020年襄城縣拆遷宅基地賠償有哪些標準
2021-01-13營改增后拆遷安置房如何繳稅
2020-11-16農村拆遷補償標準,按時拆遷補償多少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