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刑法法典中沒有這這個概念,只有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社會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所以,按照學理上說就是指刑法中規定具有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但應當或可以減輕和從輕處罰的主體,包括以下四種情況:
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包括14周歲以下的,14以下是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喪失辨認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也屬于完全不負刑事責任階段)
3、盲人
4、聾啞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是小產權房嗎
2021-02-26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放棄繼承權將不會產生代位繼承
2021-01-01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