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構成要素
(一)認識因素
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認識。行為人對“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認知,是基于當時的客觀條件產生的,這種客觀條件既包括外在的客觀條件,也包括行為人自身的客觀條件。外在的客觀條件,主要是指犯罪的時間、地點和自然條件制約,以及犯罪對象、作案工具和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等條件;行為人自身的條件,表現為行為人的年齡狀況、身體狀況、精神狀況,以及是否具有某種專業知識、技能和掌握某種專業知識或技能的程度等條件。在上述客觀條件存在的前提下,行為人對其行為即將引發的危害結果產生了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認識。因此,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可能性認識,是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存在的前提和基礎。
決定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關鍵是行為人的認識程度。間接故意的認識程度只能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認識,即“可能性認識”。因為在某些情況下,盡管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確屬明知,但對其行為間接導致的危害結果的認知是不確定的。例如,甲欲投毒殺乙,并在乙的食物中投放了毒藥,乙與丙共食該食物后死亡。對造成丙死亡的結果,行為人僅具有可能性的認知,而不具有必然性的認知。因此,間接故意的放任心理只能建立在預見到事物發展客觀結局的多種可能性和不固定性的基礎上。行為人只有認為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特定的危害結果,才談得上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換句話說,間接故意就是某種明知或認識到某事即將發生的情況。
(二)意志因素
所謂意志因素,即放任的意志,是指行為人為了某種利益,而甘冒某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風險的心理態度。正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對某種犯罪行為的危害結果認知的可能性,才導致其對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采取放任的心理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代位繼承的哪些條件
2020-12-20什么是瀆職侵權罪
2021-02-14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再婚婚前房產協議書格式是怎么樣的
2021-02-25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