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構成要素
(一)認識因素
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造成危害社會結果的可能性認識。行為人對“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的認知,是基于當時的客觀條件產生的,這種客觀條件既包括外在的客觀條件,也包括行為人自身的客觀條件。外在的客觀條件,主要是指犯罪的時間、地點和自然條件制約,以及犯罪對象、作案工具和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等條件;行為人自身的條件,表現為行為人的年齡狀況、身體狀況、精神狀況,以及是否具有某種專業知識、技能和掌握某種專業知識或技能的程度等條件。在上述客觀條件存在的前提下,行為人對其行為即將引發的危害結果產生了或然性的,而不是必然性的認識。因此,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可能性認識,是間接故意的認識因素存在的前提和基礎。
決定間接故意認識因素的關鍵是行為人的認識程度。間接故意的認識程度只能是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認識,即“可能性認識”。因為在某些情況下,盡管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確屬明知,但對其行為間接導致的危害結果的認知是不確定的。例如,甲欲投毒殺乙,并在乙的食物中投放了毒藥,乙與丙共食該食物后死亡。對造成丙死亡的結果,行為人僅具有可能性的認知,而不具有必然性的認知。因此,間接故意的放任心理只能建立在預見到事物發展客觀結局的多種可能性和不固定性的基礎上。行為人只有認為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特定的危害結果,才談得上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換句話說,間接故意就是某種明知或認識到某事即將發生的情況。
(二)意志因素
所謂意志因素,即放任的意志,是指行為人為了某種利益,而甘冒某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風險的心理態度。正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具有對某種犯罪行為的危害結果認知的可能性,才導致其對危害社會結果的發生采取放任的心理態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