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追究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的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二、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罰原則
1、剝奪政治權利刑的適用 對犯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罪的未成年罪犯,除依法判處無期徒刑的以外,一般不附加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刑。對于未成年罪犯,不應單獨適用剝奪政治權利刑。
2、從輕、減輕處罰的適用 對未成年人罪犯依法從輕處罰,應當在法定刑范圍內判處相對較輕的刑種或者相對較短的刑期;依法減輕處罰,應當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處刑罰。在具體量刑時,不但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性質和危害社會的程度,還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犯罪的動機、犯罪時的年齡,是否初犯、偶犯或者慣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情節,以及犯罪后有無悔罪、個人一貫表現等情況,決定對其適用從輕還是減輕處罰和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幅度,使判處的刑罰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改過自新和健康成長。
三、年齡鑒定結論
隨著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的進步,根據一個人生長發育的特定規律,對一個人的年齡作出準確認定成為可能。常見的鑒定有骨齡的鑒定、牙齒的鑒定等。鑒定結論能否確定刑事責任年齡,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骨齡鑒定”能否作為確定刑事責任年齡證據使用的批復》作了如下規定,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年齡不明的,可以委托進行骨齡鑒定或其他科學鑒定,經審查,鑒定結論能夠準確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年齡,可以作為判斷犯罪嫌疑人年齡的證據使用,如果鑒定結論不能準確確定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時的年齡,而且鑒定結論又表明犯罪嫌疑人年齡在刑法規定的應負刑事責任年齡上下的,應當慎重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貧困戶子女贍養的義務能否免除
2020-12-26侵犯商標權18萬會怎么判
2021-03-19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