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共同過失犯罪問題,世界各國的刑法理論與實務界都存在較大爭議,形成肯定與否定兩種對立的觀點,目前尚無法達成共識,可以說是刑法學中一個疑難復雜問題。然而現實生活中確切存在的共同過失犯罪現象,又使得刑法理論無法回避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本文中,筆者介紹并評析當前關于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并考察了我國關于過失共犯的立法與審判實踐,在此基礎上結合共同犯罪基本理論,分析對共同過失犯罪給予刑罰評價的理論依據與政策依據,并提出應當重視審視共同過失犯罪問題,完善我國的共同犯罪理論體系。
一、關于共同過失犯罪的理論概說
對于共同過失犯罪,我國刑法學界大體存在否定說與肯定說兩種對立的觀點,其中否定說目前居于通說地位。
(一)否定說。否定說以我國刑法典為依據,認為不論新舊刑法均明確規定:“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且最為關鍵的是,“作為共同犯罪應該具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只有行為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行為人彼此之間的意思聯絡,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才能成立共同犯罪,而這一點,共同過失犯罪恰恰是不具有的。”[1]
(二)肯定說。肯定說的支持者針對以上論點提出質疑:在過失共同犯罪中,雖然各過失行為人不存在故意共同犯罪中那樣的意思聯絡、溝通,但是各過失行為人在違反共同注意義務上存在懈怠注意的共同心情,這種共同心情助長了各過失行為人主觀上的不注意、不謹慎,從而必然地而非巧合地共同造成了一個危害結果,由于過失共同犯罪的成立需要具備各行為人違反其共同注意義務的共同行為和共同過失,所以不違背主客觀相一致的刑事責任原則[2].有的肯定論者依據行為共同說的理論,認為“在過失共同行為中,認定過失共同犯罪成立的最重要因素是過失行為的共同,而不考慮行為者之間是否存在著意思聯絡。”[3].還有論者認為,“過失行為之共同,是不注意之目的性行為之共同。”[4]犯罪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因此才具有刑法上的意義,但是過失行為本身是缺乏目的性的行為;但過失行為本身是一種違反了本來應該給予重視的必要行為的目的,因而可以追究責任。過失共同犯罪是過失地共同違反了共同目的的行為之共同,因此給予肯定。
二、對上述理論的評析
一般而言,共同犯罪較之單獨犯罪有著更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因為各參與人往往事先策劃,各有分工,互相配合,作案后互相包庇,采取種種手段消滅罪證,逃避偵查[5],因此各國刑法在規定單獨犯罪之外,無一例外地對共同犯罪給予特別評價。共同犯罪理論的本質一方面在于解釋當數個人對侵害對象進行侵害的情況下,是否有必要作為一個整體對侵害對象的危害負責,也就是是否需要適用“部分行為全部責任”的原則;另一個方面,便是要將那些數人犯罪行為雖然針對同一對象同時發生,但卻不能共同承擔責任的情形排除在共犯之外,僅成立為單獨犯罪的同時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08房屋延期交付怎么賠償
2021-03-05怎么打官司
2021-02-06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欠錢不還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司法解釋
2021-01-26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