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構成要件要素可以進行不同分類。
(一)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
說明行為外部的、客觀方面的要素即為客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如行為、結果、行為對象等;表明行為人內心的、主觀方面的要素即為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如故意、過失、目的等。
(二)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與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
按照刑法理論的通說,刑事辯護律師在解釋構成要件要素和認定是否存在符合構成要件要素的事實時,如果只需要法官的認識活動即可確定,這種構成要件要素便是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如果需要法官的規范的、評價的價值判斷才能認定,這種構成要件要素就是規范的構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20條所規定的提供偽造、變造的出入境證件罪的客觀要件為“為他人提供偽造、變造的護照、簽證等出入境證件”。對這里的“提供”、“偽造、變造”、“護照、簽證等出入境證件”的理解,以及對客觀事實是否符合這些要素,都只需要一般的認識活動與基本的對比判斷就可以得出結論,因而屬于記述的構成要件要素。反之,例如,刑法第237條規定的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的“猥褻”、“侮辱”,則需要司法者的規范的、評價的行為才能認定。
(三)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與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
通常的構成要件要素,是積極地、正面地表明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要素,這種要素就是積極的構成要件要素。但例外地也存在否定犯罪性的構成要件要素,這便是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例如,刑法第389條第3款規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這便是行賄罪的客觀要件中的消極的構成要件要素。
(四)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與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
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是指犯罪構成共同要件中為任何犯罪的成立所必須具備的要素。例如,行為是客觀要件的要素,也是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須具備的要素。非共同的構成要件要素,是指部分犯罪的成立所必須具備的要素。例如,身份與目的只是部分犯罪的成立必須具備的要素。
(五)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與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
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刑事辯護律師認為是指刑法明文規定的構成要件要素。絕大多數構成要件要素都是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構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條文表面上沒有明文規定,但根據刑法條文之間的相互關系、刑法條文對相關要素的描述所確定的,成立犯罪所必須具備的要素。就一些具體犯罪而言,由于眾所周知的理由或者其他原因,刑法并沒有將所有的構成要件要素完整地規定下來,而是需要法官在適用過程中進行補充。例如,根據通說,“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就是盜竊罪的不成文的主觀的構成要件要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解除合同的損害賠償如何確定
2021-02-18父母去世留有沒有遺囑的房產怎么繼承
2021-02-05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分公司注冊手續有哪些
2020-12-27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判決后質押股權如何執行
2020-11-20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