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的構成要件主要有哪些
《刑法》所規定的每一種具體犯罪行為,犯罪人在行為表現上應由哪些要素構成,尤其在主觀條件和客觀表現上應當具備哪些構成要件,從而體現出犯罪概念所揭示的本質特征,這就是犯罪的構成要件所要研究的問題。《刑法》所規定的每一種犯罪行為,其主客觀表現形式都是不一樣的,每一種犯罪都有具體的目的、動機、手段和方法,比如殺人、放火、搶劫、盜竊等犯罪,犯罪人有不同的目的和行為,同樣是殺人罪,犯罪手段也不一樣。犯罪構成要件就是從各種不同犯罪行為的主客觀表現中抽象出共同的規律,研究犯罪在主客觀方面所具有的法定條件,解決構成犯罪的規格和標準問題。因而犯罪構成要件無論對立法還是司法都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刑法》規定有四百多種犯罪,從構成要件上進行分析,每一種犯罪都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體、犯罪的主觀方面、犯罪的客觀方面、犯罪客體。
(一)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勞動合同生效
2020-11-20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