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和個人犯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yè)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qū)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yè)務范圍內或與業(yè)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yè)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yè)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刑法》
第三十條?【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guī)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單位犯罪的處罰原則】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yè)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是以單位名義犯罪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房可以不辦按揭嗎
2021-02-14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21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專利侵權一般賠償多少
2020-12-23最新企業(yè)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在發(fā)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試用期想辭職不給辦離職手續(xù)怎么辦
2021-03-21試用期沒有7天不給工資是否合法
2020-12-18員工離職手續(xù)有哪些
2020-12-15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yè)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