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應對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行為?
申請人不服行政機關信息公開答復而提起行政訴訟的,應依法于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作出信息公開答復的證據和依據。對拒絕公開的答復,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第一款規定,被告拒絕向原告提供政府信息的,應當對拒絕的根據以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說明理由義務的情況舉證。如答復信息不存在的,要提供盡到合理檢索義務的證據;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不公開的,要提供證明信息涉及商業秘密的證據,對于涉及商業秘密信息的本身,在訴訟中應向法院提供,但可進行說明,在法院作出判斷之前不能提供給原告;以信息移交國家檔案館不予公開的,要提供移交的證明材料。等等。
二、政府部門受理信息公開申請的時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因目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渠道、方式較為多樣、靈活,實踐中多數申請人采用電子郵件等方式申請,存在行政機關因客觀原因未查看申請郵件導致超期答復的情況。鑒于此,行政機關可安排專人負責定時查看信息公開申請,并嚴格依照法定期限予以答復。如情況復雜或需要進一步查找信息,不能在答復期限內予以答復的,應當按照上述延期的程序告知申請人延期,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社會,公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大量政府信息,政府部門應該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對于不作為或者對申請不回復的,公民可以在規定期限內發起行政訴訟,將政府部門告上法院。在這種行政訴訟案件中,被告不舉證的,必須說明理由。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司法解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上工人年齡不能超過多少歲
2021-02-04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有哪些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異地業務
2020-11-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