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應對政府信息公開不作為行為?
申請人不服行政機關信息公開答復而提起行政訴訟的,應依法于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交作出信息公開答復的證據和依據。對拒絕公開的答復,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第一款規定,被告拒絕向原告提供政府信息的,應當對拒絕的根據以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說明理由義務的情況舉證。如答復信息不存在的,要提供盡到合理檢索義務的證據;以涉及商業秘密為由不公開的,要提供證明信息涉及商業秘密的證據,對于涉及商業秘密信息的本身,在訴訟中應向法院提供,但可進行說明,在法院作出判斷之前不能提供給原告;以信息移交國家檔案館不予公開的,要提供移交的證明材料。等等。
二、政府部門受理信息公開申請的時限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應當當場予以答復。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并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因目前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渠道、方式較為多樣、靈活,實踐中多數申請人采用電子郵件等方式申請,存在行政機關因客觀原因未查看申請郵件導致超期答復的情況。鑒于此,行政機關可安排專人負責定時查看信息公開申請,并嚴格依照法定期限予以答復。如情況復雜或需要進一步查找信息,不能在答復期限內予以答復的,應當按照上述延期的程序告知申請人延期,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社會,公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大量政府信息,政府部門應該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對于不作為或者對申請不回復的,公民可以在規定期限內發起行政訴訟,將政府部門告上法院。在這種行政訴訟案件中,被告不舉證的,必須說明理由。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司法解釋
信息公開條例全文2020
群眾如何申請政府信息公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離職補償金標準含年終獎嗎
2021-01-02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將會被如何處理
2021-03-17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