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紫-涵的遭遇,紫-涵的爺爺奶奶傷心欲絕。紫-涵爺爺說,孫女特別懂事,平時總是給他洗腳捶背,現在只要想起孫女,他就忍不住流淚……
刑事辯護律師稱:虐待行為構成故意傷害被刑事拘留
刑事辯護律師表示:虐待行為往往會造成被害人身體傷害的后果。所以,虐待罪容易與故意傷害罪混淆。在司法實踐中,也應當主要從主觀故意上區別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如果行為人出于對被害人進行肉體上和精神上摧殘和折磨的故意,在實施虐待行為過程中,造成被害人輕傷或者重傷的,其行為構成虐待罪,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并且在客觀上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則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不構成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并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應受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購買車險中商業車險怎么計算
2020-12-05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