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肇事逃逸的“逃逸”
從字面上理解,“逃逸”就是逃跑。交通肇事逃逸,即肇事者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離現場,讓有關機關無法對其進行處理,從而使其肇事責任難以被追究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條明確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上述《解釋》第二條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基礎條件,或曰前提條件的有關情形的規定如下: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或者,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根據上述司法解釋,符合上述8種情形之一,即構成交通肇事罪,具備了肇事逃逸的基礎或曰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就構成肇事逃逸,依法應加重處罰。
(二)“逃逸”的限制問題探討
有觀點認為,《解釋》所規定的“逃跑”,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筆者認為,此觀點值得商榷。任何事物都有個界限,沒有了界限,就無法區分此與彼、是與非。法律對交通肇事行為人的責任追究,在其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況下,主要包括對其刑事責任的追究和民事責任的追究兩部分。嫌疑人在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處理期間為了逃避對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承擔而潛逃,致使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該事故的調查、處理無法進行下去,構成肇事逃逸沒有問題。
但是,“逃避法律追究”,怎樣才算“追究”完畢,此后逃跑不算逃避追究,不算“逃逸”?是公安機關調查、偵查完畢,將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還是公訴機關審查起訴完畢,將案件提起公訴?還是一審宣判完畢,案件處于二審期間?還是案件已經生效,被告人服刑期間?還是被告人服刑完畢?以上是從刑事責任來說。
從民事責任來說,是被害人或其家屬向法院提起訴訟即認為是得到追究?還是法院一審宣判?或者二審(假定有二審)完畢,案件的判決發生效力?還是判決的錢款執行完畢(很多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附帶民事判決部分因種種原因無法或者難以得到執行)?從終極的意義上來說,被告人服刑完畢,并給付了判決書確定的金錢數額,可視為承擔、履行其交通肇事的法律責任完畢。
但是,筆者認為,“法律追究”和“責任法律責任承擔或履行”是兩個概念。至遲自一審宣判之日起,可以認為司法機關對交通肇事行為人的刑事以及民事責任已經有了結論,其責任已經被追究。在一審宣判后交通肇事行為人再逃跑的,應不再認為還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構成其他違法犯罪的,按其他違法犯罪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買房商業貸款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6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什么是保證擔保,什么是保證保險,這兩者區別是什么
2020-11-18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