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用卡在我國使用量的不斷上升,一些不法分子把犯罪對象轉移到了信用卡上,歸納起來,不法分子常用四種作案手段侵害持卡人利益。
花招一:冒用他人騙取信用卡
南京的董先生近日到房屋中介公司找房子,除了交一些中介費外,中介公司還讓董先生提交了身份證復印件,并在一張聯系表上填寫了個人信息,這其中還包括工作單位名稱、地址以及聯系人的信息。
當時因為找房心切,董先生沒想那么多,就把所有的個人信息一股腦兒的填在了聯系表上。
兩個月以后,董先生接到了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寄往單位的一張交易對賬單,一看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該銀行的信用卡持卡人,“自己”的卡已經有了近一千元的透支。
據統計,像董先生這樣因沒有保管好個人資料及信息,被不法分子冒領信用卡的案例在每家發卡機構都出現過。
個人信息不能隨意透露給陌生人,這樣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持卡人要保管好自己的重要證件,以防不法分子冒領或冒用信用卡。
花招二:薄膜覆蓋鍵盤輕易獲取密碼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張特制的薄膜覆蓋鍵盤,通過用戶提款時在上面點擊,即可輕易提取到用戶的信用卡密碼。同時,不法分子通過在出卡口附近做手腳,使信用卡卡在出卡口處拿不出來,利用持卡人到銀行反映情況的間隙,將夾卡迅速取出,并利用薄膜上套出的密碼,盜走卡內所有款項。
這種作案手段在廣東、上海、成都等南方城市有所發現。持卡人一旦面對類似情況,請不要離開ATM機。應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向銀行反映情況,反映情況的最好方法是撥打銀行統一的客服熱線。一方面,讓工作人員對此卡做臨時凍結之類的處理,以免產生損失;另一方面,讓ATM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到現場做處理。
花招三:張貼虛假提示誘勸轉移資金
不法分子經常利用人們麻痹大意的心理,在ATM的顯示屏上張貼“緊急通知”之類的文字,聲稱ATM系統受到病毒侵害,為保證用戶資金安全,用戶必須把資金轉移到指定賬戶上,只要用戶把資金轉入該賬戶,犯罪的目的就達到了。有些持卡人看到“緊急通知”就暈了,不加思索的就轉了賬。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這里有詐。一般來說,ATM機會有銀行人員進行維護,如出現故障,工作人員會貼出“機器故障,暫停使用”字樣。另外即使受到病毒侵害,只要不做交易,賬戶資金就不會有危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出去的車子出事故了,該由誰來賠償受害人和車子的損失
2021-03-06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2021-01-09茂名市有評殘嗎
2021-03-08對于涉外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9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股東代表訴訟有期限限制嗎
2020-11-30老人如何確認監護人
2021-03-20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擔保合同如何履行
2020-12-15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